【你彆哭了,要好好工作。】
【李世民還指著自己身上的戰袍對太子說了,我答應你,我在換下這身戰袍之前肯定回來。】
【在東征高句麗的過程中,李世民的所作所為,實在不像是一位天子在禦駕親征,更像是一位遲暮的舞者在進行自己的終幕演出,像宣泄像狂舞。】
【作為天子,李世民有時會親自領兵衝鋒,為了填充壕溝,他會親自牽著馬一趟趟的幫將士們運送石頭。】
【將軍重劍,他親口幫他吸出淤血。】
【將領病重,他就親自為他服藥。】
……
看著天幕中李世民親力親為,總是活躍在前線的身影,曆朝曆代,無數將士們通紅了眼睛。
“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擁護的君主,這才是……”嶽家軍中,許多將士渾身戰栗,嶽飛望著天幕久久不語。
此時的嶽飛,內心深處升起一抹深深的敬畏和遺憾。
敬畏的是,李世民身為帝王,竟能為將士們做到這種地步。
遺憾的是自己沒能遇到此等明君!
同時他還想到那躲在深宮中享樂的昏君趙構!
倘若他趙構小兒願意給上他們這些將士哪怕一點點的尊重的信任,將士們豈能不拚命收複失地?
以大宋的國力何至於被金人欺辱至此?
“恨不能得遇明主……”
嶽飛遺憾不已,有這樣的明主在,何嘗不能建功立業?
不……有唐宗在,就像一個滿級大佬帶著自己一樣,恐怕不需要他嶽家軍,天策上將自己就能收複失地,光複中原。
“如此人物,真讓人向往之……”嶽飛不禁看的有些癡了。
【這次遠征,也確實打出了唐軍的風采。】
【在遼東城,唐軍4000人對戰敵軍4萬人。】
【白岩城下,唐軍800人對戰敵軍萬餘人。】
【駐蹕山之戰,唐軍3萬人對戰敵軍15萬人。】
【唐軍連拔敵城10座,殺敵6萬人,俘虜敵軍20餘萬。】
【而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