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一些大臣看著天幕中慶城王府鶯鶯燕燕的景象,大為羨慕,每日有美作伴,不用為生計發愁,隻用躲在屋裡造猴子,這
生活,簡直神仙不換啊!
想到這些,許多人不由恨得牙癢癢。
有些人一天到晚的造猴子,有些人一天到晚的忙公務。
真是人比人氣**!
……
“親兄弟見麵互相不知姓名。”
劉備啞然失笑,在生孩子這塊,這個朱奇湞跟自己那位先祖有的一拚。
永樂一朝,朱棣臉色微變,長此以往下去,這些藩王會把大明吃垮也就不足為奇了。
要趕緊想出對策才是!
……
【儘管人形播種器慶城王隻是明朝藩王的一個極端縮影,但不可否認的是,朱氏這一脈的生育能力確實非常強大。】
【從嘉靖朝開始,藩王和藩王子女的數量開始呈**式增長。】
【萬曆四十年,僅記錄在宗室譜牒中的人數就高達數十萬人,朝廷每年給藩王的祿糧高達九百萬石,朝廷三分之一的稅收都要用來供養宗室,而且其中吃空餉的現象還非常嚴重。】
【到明末年間,據統計老朱家的子孫後代已經高達100多萬人,這些皇親國戚除日常的俸祿之外,還要拿著如婚喪嫁娶建造宮殿等各種補貼。】
【這筆龐大的開支,逐漸從萬曆年間占朝廷開支的三分之一,發展到明末財政入不敷出的地步。】
……
“一生二,二生三,子子孫孫無窮儘也。”
回想起某個被自己扯著大旗而且特彆能生的先祖,劉備慢慢品過味。
“**罔替的王位,並且俸祿不加以削減,難怪天幕要說老朱家會把大明吃垮。”
劉備搖了搖頭,不明白英明一世的老朱為何會在這個問題上踩坑。
明明前朝的經驗已經擺在那,抄都不會抄……
就拿他老劉家老說,也沒這麼離譜啊,自己堂堂中山靖王之後,一波波推恩令下來,不一樣要靠織席販履為生?
話說……
劉備羨慕的望向天幕,要是他老劉家也有這麼好的待遇,他劉備何至於淪落到織席販履?早躲起來天天生猴子了。
……
另一邊。
洪武年間。
老朱的臉色隨著視頻的講解變得極為難看。
朝廷稅收的三分之一用來供養宗室,明末財政入不敷出……看著這些字眼,此時此刻,老朱不得不承認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這群混賬,就算咱當初定下的政策有問題,這群兔崽子在明知宗室成為大明朝的累贅時,就不會撥亂反正嗎?”
他老朱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犯錯的時候,英明如唐玄宗老年的時候不也識人不明,被釘在恥辱柱上嗎?
不過讓老朱生氣的是,這些兔崽子明知道祖製有問題,卻不加以改製,坐看宗室把大明吃垮!
朱標看了眼正在氣頭上的老父親,默默歎了口氣。
這種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哪有那麼容易。
都是皇室宗親,你一動,那些七大伯八大叔不得鬨起來,要是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又是一樁禍事,煩都能讓人煩死。
皇帝尚且如此,更彆提底下的大臣了。
非皇室宗親,亂議祖製,光這一條就能給人家定罪下獄。
哪怕身為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同樣沒有能力動宗室,更彆提後來人了。
再說後麵的皇帝都是些什麼玩意啊!
就憑嘉靖萬曆兩個長達數十年不上朝的奇葩,哪有這般高瞻遠矚和壯誌斷腕的果敢。
所以這事,老朱還真得背鍋,真是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大坑。
如今隻能趁現在大患尚未,早日製定政策,解決這一隱患了。
這邊不待朱標開口,天幕便已經向老朱講明了相關原由。
……
【其實明朝的這些問題,每個當局者都心裡門清。】
【但關鍵在於大家都是利益集團的一份子,誰又會拿自己開刀呢?。】
【再者說隻要有人指出這個問題,就是要與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作對,以至於到頭來基本上是執政者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去解決提問題的人。】
【另外從根源上來說,這個毒瘤的形成,朱元璋確實難辭其咎。】
【明太祖對官員有多狠,就對自己的子女有多寵愛。】
【他在《皇明祖訓》中明文規定宗藩製度永不更改,且宗藩席位**罔替。】
【並且特意備注:凡我子孫,欽承朕命,一字不可改易。】
【其實從這一刻,大明被吃垮的悲劇就已是注定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