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不光要有這些先進的火器,還要有最先進的艦隊。”
“終有一天,朕的兒孫們,會替朕,殺光這群強盜!”
“這些洋夷在我華夏大地做出過的惡行,都要連本帶利的還回來!”
感受到朱棣的意誌,朱高煦當時下跪:“皇上威武!”
他這一跪,群臣們也紛紛下跪,齊聲高呼:“陛下威武!大明威武!”
“都起來吧!”朱棣望著天幕,殺意盎然的道:“朕決定了,現在就發兵東瀛小國!”
“太祖皇帝的時候,倭寇屢犯我大明百姓,他老人家多次想滅了倭人,隻不過迫於時勢所限,未能成功。”
“他老人家沒完成的事,做兒孫的,應該儘孝,你們說呢。”
任誰都能看出朱棣這是真的怒了,
滿朝文武,哪有人敢提反對意見。
而且東瀛小國,區區彈丸之地,眾人向來不齒。
而今得知此等蠻夷竟敢攻陷神州,橫行不法,眾人自然心中充滿了恨意。
……
大唐。
看著天幕上的一切。
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所有群臣逐漸變得凝重。
所有人的眼中都閃爍著憤怒。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玉杯摔落在地,碎成一片片晶瑩的碎片。
“恥辱!恥辱!”李二怒吼道,“我華夏子民,神州大地,怎能遭受如此**!”
“割地賠償,讓洋人橫行不法,國不將國,還輸給區區彈丸之國,這廢清,都是一群蠢豬嗎?簡直是我華夏的笑話!比那軟弱無能的宋朝還可恨!”
李二罕見的爆了句粗口。
沒辦法,後世大清的軟弱與不堪,直看得人反胃。
緊接著,在看到悍不畏死的鄧世昌等將士後,李二眼含熱淚。
“傳朕旨意,朕要加強海軍建設,務必讓大唐的海軍成為無敵之師!”
“同時,朕還要廣開才路,不拘一格,選拔英才,終有一天,朕要讓東瀛惡賊,付出代價!”
……
“割地賠款,京都都被洋人一把火燒了,這清朝,枉為天下之主!”
漢武帝劉徹怒道:“外敵入侵,不想著怎麼保護國家,庇護百姓,算什麼帝王!”
“想我大漢鐵騎,滅南越,征西域,就連囂張了百年的匈奴,都被我漢人直搗王庭,打的遠遁漠北。”
“再說清朝之前的大明,鐵骨錚錚,不割地不賠款,瓦剌人都打到京城來了,仍莊嚴不屈。”
“結果這狗屁清朝,對外連連失敗,割地賠款,還讓洋人在我神州大地橫行不法,搞的國不將國,簡直是恥辱!”
劉徹臉上怒意絲毫不加掩飾。
身為一國之君,完全沒把**山河當回事,完全沒把治下百姓當回事,一戰敗就割地賠款,還把重擔全都算在百姓頭上,何其可笑?
這樣的君主,還能稱之為君主嗎?
不光劉徹感到憤怒。
朝廷之下,文武百官也是激憤不已。
“要是有人敢犯我大漢江山,哪怕明知戰敗,臣也定然會義無反顧,以身許國,不受此等**!”少年霍去病更是臉色漲的通紅。
恨不得現在就領兵前往這些洋人所在的國家,滅了這幫土匪。
讓這群混賬知道知道,什麼叫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甲午海戰的失敗,將這古老的國家從千年大國夢中猛然喚醒,自此開始無法挽回的走向崩潰。】
【朝廷終於意識到,師夷長技並不足以製夷,僅僅發展經濟和技術,是無法讓一個國家強大的,製度問題才是根本。】
【公元1895年4月22日,廣東南海舉人康有為正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各省舉人,聽說清政府要與日本訂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極為憤慨,為連夜起草了一份一萬八千多字的上皇帝書。】
【聯合十八省在京舉人一千二百多人,**,在上書中,強烈主張“拒和、遷都、變法”,建議皇帝“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
【此後,康有為又連續給皇帝上了幾次書,在這些上書中,康有為係統地闡述了自己的變法思想,從**、經濟、文化教育等幾個方麵係統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方麵,康有為提出了變君主**為君主立憲的要求,經濟方麵,康有為提出了發展工業,振興商業,保護民族資產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