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通古代,曆朝曆代集體淚目》全本免費閱讀
第48章 李二震驚,是否攻下呂宋?
老朱草根出身,自己本身就是百姓,所以當聽到百姓被倭寇殺害後大怒,當即就想發兵攻打倭國,然而當時群臣一致認為倭國偏居海島之地,人貧地瘠,不值得攻打。
而且倭國周邊風高浪急,海上有許多不可預測之事,貿然攻打,恐怕會有很大損失。
當年元世祖忽必烈兩次討伐倭國,結果都碰到了台風,以損兵折將而告終,所以大臣們都認為討伐倭國應當慎重。
不光劉伯溫勸他放棄,老朱的外甥、開國名將李文忠也來勸諫。
考慮到群臣的意見,老朱隻好放棄,畢竟大臣們說的有道理,當時老朱也拿不定主意。
不過老朱還是說,此賊若不除,未來他們可能會禍亂中華!
老朱對待殺害百姓的倭寇如此,更彆提大明這些年因天災餓死的百姓,所以一想到呂宋不貢寶物,害的大明諸多百姓餓死,老朱便一肚子火!
“說到海禁令,咱不該下海禁令,這點上,咱做的不如老四!”
老朱不由想起天幕曾經提到過的下西洋。
若此時大明有老四時期的海洋船隊,即刻就能發兵,逼迫呂宋小國就範,乖乖獻出番薯。
不至於這般被動,還要重新打造寶船,培養水師。
“父皇,說到下西洋,孩兒記得天幕有提到過鄭和六下西洋的事。”
朱標道:“鄭和此人既能六下西洋,想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航海人才,不如四弟此來京城,令他帶上此人,將來好好培養一番,遠去呂宋,說不定此人能出上力。”
“準了。”老朱滿口答應。
……
與此同時。
永樂時期。
看到一斤不到一錢,兩斤可飽腹的字眼,朱棣同樣驚歎不已。
“紅薯真堪神物也,陳振龍此人,真乃義士,可惜乃後世之人,未生在本朝,否則朕必厚賞於他。”
遠赴重洋,拚死帶回紅薯,挽救萬千同胞於水火,福澤鄉裡,若非生在後世,朱棣不介意給他一個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