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通古代,曆朝曆代集體淚目》全本免費閱讀
第45章 畝產3000斤!震驚的老朱,咱要給袁老立廟!
朱元璋雖然不知道‘公斤’是何意,但兩倍產量的提升,他還是能看懂的。
“不錯不錯,能將水稻畝產量提升兩倍,讓百姓餓不著肚子,當屬大功一件!”
朱元璋興奮道:“此等人物若是放在咱大明,咱一定給他大官做。”
老朱對袁老敬佩不已。
十年之光陰,經曆數次失敗,可見想象其中艱難。
可無論多麼困難,無論外界怎樣冷嘲熱諷,這位後世稻神都不曾放棄。
這種精神,這份毅力,即便老朱都自愧不如。
與此同時,一旁的太子朱標看著‘公斤’這個單位,若有所思。
後世所用的計重單位‘公斤’與古代常用的‘斤’稱呼間隻差了一個字,很容易就能讓人聯想到‘公斤’是一個計重單位。
再聯想到大明當今水稻畝產值大約三四百斤的樣子……
“莫非後世一公斤,差不多等同於大明一斤?”
朱標心中冒出這樣一個看似合理的想法。
……
【從1976年開始,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麵積推廣,平均增產約20%,使華夏成為全球最大的稻米生產國之一。】
【這一成果的取得,不僅提高了華夏糧食生產的質量和數量,也為全球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1979年,雜交水稻走出國門,成為華夏農業技術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這一年,老美從我國引進了多個雜交水稻品種,如南優2號、南優6號、威優6號和四優6號等。】
【這些品種的引入使得老美水稻種植麵積顯著增加,達到了之前的25%,其中60%的耕地都用於種植水稻。】
【此外,雜交水稻的成功推廣還引起了全球的關注,由於雜交水稻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被稱為“東方魔稻”!】
【自1980年起,華夏一直是世界上雜交水稻技術的輸出國,為全球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2005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對華夏的長達25年的糧食援助劃上了句號。】
【自2006年1月1日起,華夏將不再接受該機構的援助,標誌著華夏正式從世界糧食計劃署“畢業”,意味著我們有能力自己解決國民的吃飯問題。】
【此後,我國轉而成為糧食援助捐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