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通古代,曆朝曆代集體淚目》全本免費閱讀
第26章 永樂大帝朱棣
【說到永樂大帝朱棣,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曆程。】
【公元1399年,被逼無奈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因洪武大帝朱元璋生前曾說過:“朝中如果出了奸臣,藩王有起兵清君側的權力。”】
【因此,燕王朱棣起兵的口號就是“清君側,**難。”】
【當時朱允炆占據天時、地利、人和,集全國之力,百萬之師,反正朱棣,起兵之初,身邊僅有800勇士,除了封地北平外沒能掌控任何土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朱棣都毫無勝算。】
【事實上,朱棣自己一開始都不相信自己能打贏這一仗。】
【可誰能想到僅僅過了三年,坐擁江山,占據大勢的朱允炆,竟真的被朱棣以800士卒起勢,取而代之。】
【而這,就不得不提到朱允炆一係列愚蠢的迷之操作。】
【首先,任用三傻,明知朱棣是最大威脅的情況下,卻聽信黃子澄和方孝儒的建議從弱到強削藩,還要顧及皇家顏麵,以至於打草驚蛇,給朱棣留下大量準備時間。】
【其次,識人不明,北平布政使張昺、北平都指揮謝貴奉密詔準備捉拿朱棣時,關鍵人物張信投靠朱棣,以致行動泄密。
朱棣立刻召集姚廣孝、朱能、張玉定計起兵,逃過此劫。
再者,重用李景隆。
在其致使六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後,非但沒有軍法處置他,反而繼續重用,以至後來被李景隆開門投降,放任朱棣攻入都城。】
【當然朱允炆的愚蠢還不止於此。】
【燕王朱棣謀反之前,不臣之心天下皆知,朱允炆卻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將朱棣的三個兒子放回,美其名曰:示彼不疑,免除朱棣後顧之憂。】
【派兵討伐朱棣,但是在出發之前諭令將士:勿使朕有殺叔之名,自損士氣,失了人心。】
【而朱棣仗著有此‘保護符’在身,每每打仗衝鋒陷陣在前,無往不利。】
……
天幕簡略剪輯了一些朱棣起事的過程。
大漢位麵。
劉徹看的無語至極。
“優柔寡斷,假仁假義。”
“坐擁天下,占據天時,居然能被藩王拉下馬,真是個無能之君。”
劉徹對朱允炆頗為看不上眼。
一上位就削藩,手段還這麼強硬,藩王不反才有鬼。
削就削唄,還搞假仁假義這一套。
特彆是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簡直將假仁假義演繹到了極致。
既想除掉叔叔朱棣,又不想擔惡名,可見其道貌岸然,優柔寡斷。
絲毫沒意識到這不是在過家家,而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最離譜的是你都知道燕王有不臣之心,還不趕緊以雷霆手段除之,反而把對方三個兒子放回,這是一個正常君王能乾出來的事?
西漢也曾爆發過七國之亂,但他劉徹僅憑推恩令,便能不費一兵一卒成功消除藩王隱患。
雖說不知道推恩令能否在後世大明身上奏效,但在劉徹看來,朱允炆完全可以采用安撫的方式,待徹底掌控朝局後,以一種更溫和,更合適的方式削藩。
而非一上來就****躁躁,以一種極端的方式一味的將所有藩王逼到自己的對立麵,以至於最終丟了皇位,失了人心。
……
大唐位麵。
李世民並沒有過多在意朱允炆的迷之操作。
相比於朱允炆,他明顯更對朱棣感興趣。
“華夏古今藩王**成功第一人。”
“假使朕當初就封,能否頂替這個朱棣,奪得這個所謂第一人的稱號呢?”
李世民饒有興致的思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