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王朝,永武元年。
趁著大燕王朝新朝未定,覬覦中原領土已久的北蠻,舉起二十餘萬兵馬,氣勢洶洶地南下中原,其中更有兩萬鐵浮屠,威勢不可小覷。
隨後,燕王燕洪陽派遣大將軍項世雲,調遣三十餘萬軍隊北上抗擊北蠻,雙方的大軍於中州城的漢水關外展開了激戰。
鮮血染紅了廣袤的土地,那破舊不堪的大燕纛旗在狂風中搖搖欲墜。
漢水關城樓上,屍體堆積,不斷有士兵搬運已經腐爛的屍體,濃重的血腥氣和汗臭味交織在空氣中彌漫,令人難以忍受。
夕陽如血,餘暉灑在城樓之上,一位將軍模樣的男子手握佩劍,久久凝視著遠方。
這是大燕王朝第六次從北蠻手中,奪回漢水關的戰爭,苦戰持續了整整一年。邊境流離失所的兒童滿目皆是,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原本北蠻準備增兵,意圖再次南下攻破漢水關,占領大燕王朝的第二道防線中州,然後挺進中原。然而,一直與北蠻維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羌胡,近期竟然開始頻繁進入北蠻邊境,掠奪物資。
戰局一夜間發生了巨大變化,羌胡的出擊導致北蠻陷入了前後受敵的困境,因此北蠻的大汗完顏玉興隻能下令大軍臨時停戰。
與此同時中原這邊,前炎月王朝的鎮南王李玄天,趁機率領十萬大軍從揚州城的鎮海關渡過漢江,以討伐國賊之名,北伐大燕王朝的燕王燕洪陽。
得知消息後,燕王燕洪陽立即下令整頓兵馬,撤回大軍迅速南下支援武州城的伏虎關,應對鎮南王李玄天的十萬北伐軍。
另一邊,就在鎮南王李玄天率軍北上討伐燕王燕洪陽之時,南夷和天域兩國趁虛而入,企圖染指中原。
隨後,以鎮南王麾下建州城內的近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在安南關和寧西關與南夷和天域兩國大軍,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激戰。
……
揚州城,鎮南王府。
“沛安,眼下天下之勢,你有何見解?”鎮南王李玄天微眯雙眼,在棋局間緩緩放下黑子,凝視著身旁的謀士歐陽沛安詢問道。
歐陽沛安輕拿起一枚白子,片刻間思索後,緩緩地將其置於黑白棋子之間,卻未再邁出一步。
緊接著,歐陽沛安淡淡一笑:“回稟王爺,如今天下紛爭不止,百姓流離失所,身處於烽火紅塵之中,實令人痛心。然而,如今之局,並非我一座揚州城與一座建州城所能左右。近期,我揚州出兵北伐,正借機出奇製勝,然北方蠻族已奏回兵,燕王更大動乾戈,急征南下以支援伏虎關。而南夷和天域兩國近期與我方激戰多次,更令局勢雪上加霜。”
深思了片刻後,歐陽沛安沉重地說道:“因故,依沛安之見,如今我們當保存實力先。應將十萬北伐大軍撤回漢江以南,待重整兵馬後全力支援建州,以抵禦天域與南夷之勢。待安定叛亂之後,便是持觀待變,養精蓄銳,等待下一次機緣的到來,方為上策!”
在軍師歐陽沛安的分析之後,鎮南王李玄天內心感到稍稍安慰。
實際上,在向軍師歐陽沛安提問之前,鎮南王李玄天心中也有著同樣的打算。畢竟眼前的形勢,如果揚州再不撤軍,很可能會招來災禍。
南方有南夷,西方有天域這兩大威脅存在,眼下的確是先安定內部紛爭,自保為重要策略,至少可以保護一方百姓免受戰火蹂躪之苦。而軍師歐陽沛安的這番話,無疑給鎮南王李玄天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永武年間,群雄割據,烽火四起,戰亂不絕,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深受苦難!
戰亂之地,更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悲慘至極!
天下為棋盤,眾生為棋子!
如今,這盤天下大棋,已然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