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借錢不還(2 / 2)

仙法寶典 二月春風 4739 字 2024-05-28

元龍也有些記不清了,但他提了這麼多回,定不會無中生有,但心想四兩銀子也不多,不想和他爭論,道:“好吧!那你記得還我那一顆靈石零五十兩銀子。”

沒想到這一次的心軟,讓他僥幸,使得他變本加厲。

在此之後,元龍我借了很多錢給元洪,但在元洪的記憶裡,他從來沒有還過。

為什麼他借錢不還,元龍還願意借給他呢?

可能是他其他方麵為人還不錯。

儘管他不還錢,元龍甚至還主動借給他錢。

當然,他不還錢,元龍也有責任,因為他沒有緊逼著要。

元洪借其他人的錢也是還過的。

元龍總覺得不好意思催的太緊。

這種性格導致元龍後來損失了大量金錢。

元龍借出錢後,許多人見他沒有要,就心存僥幸,乾脆不還,終於蒙混過關。

小時候的元龍,彆人欠他錢,他還會提,後來長大了,他連提都不好意思覺得提。

他深知欠債不還對人的傷害,所以,他一旦欠了彆人的錢,隻要有了,就會及時還上,絕不讓彆人主動來要。

他很欣賞一句話:願此生我不欠彆人,隻彆人欠我。

可是其他人卻不這麼想。

當然,也有借錢後及時歸還的,對於那樣的人,元龍都會覺得很感動。

雖然這些損失的錢在後來的社會中算不了什麼,但對於那時的物價和一個小孩(年輕人)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

在金錢社會,許多人想通過獲取金錢而不誠實勞動生活。

因為隻要有了金錢,不勞動也可以生活了。

而獲取金錢的一種方式就是借錢(不還)。

一般人還罷了,隻要催他還錢,他們就會還。

但還有一部分人,就是和他斷絕關係、打官司,他都不願意還錢的,最後通過極端方式才還錢。

若是遇上元龍這種借錢不催還的,大多數人都會心存僥幸,不主動還錢。

這就是金錢社會把人性扭曲化的現象。

由於害怕彆人借錢不還,許多人都不願意借錢,當然,也有相當於一部分人害怕對方還不起。

“不願借錢”固然使這個社會很醜陋,但“不願還錢”更使這個社會醜陋。

醜陋的是人,但始作俑者、罪魁禍首還是金錢。

如果沒有金錢,一個人不勞動就不能生活,那麼,他們還會寄希望於“借錢不還”嗎?

可能有人不理解元龍,彆人借他錢,有什麼不好要的,人家借都好意思,催他還有什麼不好意思?

但催過債的人就會知道,向借錢的人開口是需要勇氣的。

元龍的可悲之處就在於始終提不起勇氣。

小時候還敢提,長大了提都不好意思提。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人都不會主動還錢。

也有許多人一有了錢就主動還上,或者借錢方家中遇上了困難,於是想方設法地還錢,但那都是少數。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覺的呢?你們借錢後會主動還錢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