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這不是90版封神榜嗎?
現在已經開播了嗎?
神話?中國?中國特色??
一瞬間的電光石火。
周海燕忽然想到,她其實可以寫一個中國式的神話故事。
上一世她看了很多很多的穿越文仙俠文,再想想……英國有哈利波特,美國有龍媽,有蜘蛛俠超人,還有精靈王霍比特人,同樣是不起眼的小人物,成為天選之子……這樣的設定華夏還少嗎?華夏可是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有多少故事傳說?光是一本《山海經》她就能編幾十個小故事。
腦子裡過了一遍,周海燕有了思路,回教室就開始迅速把自己想到的用筆和本子記錄下來。
一整節美術課,同桌發現周海燕都在本子上用英文刷刷刷寫著什麼。
周海燕前世也披著馬甲在網站上寫小說,被某位可愛的編輯慧眼識珠抓去當了駐站,後來因為張芳芳欠下巨款心力交瘁不得不告彆寫作,編輯知道她的情況以後很是失落。說她其實是很有天賦,倘若堅持幾年沒準能夠爆火……但對比彼時的她來說沒有什麼比工作還錢更重要。
所以對於周海燕來說講好一個故事並不難,但難就難在她無法判定當下的閱讀風格是否能接受她這個明顯的‘後現代’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學審美以及道德審判。比如前世感動無數人的星月格格以及白銀霜在後世可都是震碎三觀的綠茶鼻祖。
但……她是不是也可以試試呢?讀者之所以會審美狹隘,那是由於市麵讀物類型決定的,並不代表讀者不能接受彆的風格。
周海燕記得這個時候國內雜誌屬於百花齊放的時代,很多後世的編劇,小說名家都是從某本雜誌開始,一點點耕耘最後成為閃耀的人物。
毫無疑問成名作者在任何時候都賺錢的,八十年代兩岸的瓊阿姨一個人就能撐起一家出版公司,以及後世某作文比賽展露頭角的幾名作者,寫小說上綜藝拍電影進軍時尚圈,名氣來了後麵的東西源源不斷就跟了過來。
周海燕最早在綠站上喜歡的一個小透明作者,從甜爽瑪麗蘇文開始,寫到女尊文種田文星際文,因為收藏太少暗淡準備退圈時,忽然一本仙俠文大爆賣出了版權,從此一飛衝天。市麵上大火的仙俠劇,十之四五出自於她手。
這麼想想,似乎國內的機會也是很多的!
但是現在根本就沒有類似綠站的平台,她又要從哪兒開始呢?
周海燕放下筆認真思考。
九十年代初嚴肅文學打主流戰,剩下的通俗文學地攤讀物也是一個賽一個猛,讀者群體接受程度高的雜誌以《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