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禮物不夠分量怎麼辦(1 / 2)

鴻臚寺管舍內,亨利與沙遜私下商談。

談什麼呢?獻禮之事!

為了壓製路易十六,英國方麵極為重視此次訪華。

尤其是當前的歐洲文化界,對東方的描繪極儘溢美之詞,屬於理想國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方麵在準備禮物時非常的用心,壓箱底的好東西都拿出來了,新式火炮(模型)、新式步槍、蒸汽機模型、帆船模型、織布機模型,精致的懷表、殖民地的鑽石以及各色寶石,等等。這麼說吧,就怕華夏這邊看不上這點禮物,覺得你也不配跟我對等。

這個真不怪英國人如臨大敵,主要路易十六在法國鬨出的動靜太大了。達達尼昂回到巴黎後,獻上了帶回來的禮物,路易十六天天開沙龍,邀請各國代表,狠狠的炫耀了一番,尤其是國書被路易十六裝裱起來,掛在牆上供大家欣賞,每次都會強調了一下【兄弟之國】這個定位。

你還不能怪歐洲人鄉巴佬,中原王朝此刻的工業不行,但工匠們精湛的工藝絕對是巧奪天工。禦用的精美瓷器,江寧織造的繡品,美輪美奐的漆器,精雕細琢的飾品,等等等。被歐洲的暴發戶們狠狠的開了眼。吃穿用度這些方麵,現階段歐洲的頂級法國,都被踩地上摩擦。

巴黎的文化界,寫了很多文章和詩歌來歌頌來自東方的友誼和他們靠幻想勾勒出來的帝王生活。在他們的陛下,東方就是人類文明的燈塔,周國皇帝就是燈塔裡的發光源,籠罩在茫茫的迷霧之中,依舊照亮在這個世界。

亨利等人來到京城後,本以為禮物足夠了,卻不料發現很多禮物根本用不上,因為人家有更好的。比如,步槍!火炮!

這兩樣東西,亨利和沙遜都見到了,並且在士兵的允許下,近距離觀看站崗的步兵手裡的槍,儘管不知道膛線存在和米涅彈的細節,但是步槍加刺刀的組合,在歐洲完全不落後了。至於火炮,則是看過軍營裡的輕便野戰炮。至於岸防炮,周國不是海上強國,也沒有海上的外敵,不重視可以理解。一旦重視了,分分鐘能造出來。

加之最近幾天,他們被允許上街轉轉,這不轉不要緊,轉回來就鬱悶了。我知道華夏周國的皇帝住的地方很牛逼,但沒想到紫禁城能端莊典雅,樸素大方,格局宏大到這種程度。站西華門外看一眼,都有跪下來膜拜的衝動。相比之下,白金漢宮就是倫敦鄉下暴發戶的宅子。來的時候,見識到了城東商業的繁華,來到華夏後吃的用的,都讓亨利生出了自慚形穢的念頭。

關鍵這個國家的武力爆棚,絲毫不讓生出邪念。東印度公司船再多又如何,你能跟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對抗麼?做夢呢!

於是乎,此次訪華的過程和結果必須儘善儘美,變成了非常迫切的事情。

“亨利閣下,能做的都做了,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沙遜得知了亨利的想法後,雙手一攤,表示很無奈。

亨利聽了很是惱火:“作為助手,你應該為我分憂,必須想到辦法,否則後果自負。”

沙遜氣的才入手的內繪鼻煙壺都不香了,小心的收回口袋後,苦思冥想給了個建議:“送禮物要投其所好,為何不去問問賈大人,皇帝喜歡啥呢?我們兩個在這裡胡思亂想,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

話音剛落,亨利一陣風似的從沙遜眼前消失了,這廝衝出去後,找到接待人員,塞過去一枚金幣後,詢問該如何拜訪賈璉。

接待員是一名鴻臚寺的走吏,就是跑腿的。接了金幣自然很是開心,聽了問題一臉懵逼,疑惑的看了看亨利後,對伍通譯道:“你沒有跟他講禮儀?”伍通譯尷尬的搖搖頭:“我是南方人,那邊的拜訪利益,也許與京城不同,再說亨利使者也沒問我。”

接待員表示明白,收錢辦事,內心的解釋,先要寫一份拜帖,送上門後耐心等待回帖。如果對方看到了會給你寫回帖,如果表示最近忙沒空,那就是不想見你的意思。接待員很不客氣的對伍通譯道:“賈大人乃國公嫡孫,狀元之身。賈家的門檻,不是那麼好進的。異族還是死心吧,想找賈大人辦事,還是等他來了抓住機會求見。”

伍通譯有選擇的翻譯,大概意思是,賈璉很忙,沒空。登門拜訪應該沒機會了。

亨利又不傻,看看接待員的表情,就知道想登門做客不現實了。頓時有一種鄉下人進城,被人鄙視的羞恥感。誰讓自己隻是個勳爵,而賈璉的祖父是公爵,個人還是一個首相秘書長(中書舍人)兼警察局長(五城兵馬司),兼科學院長(研發司),皇家陸軍少將(九門鎮守+神機營),副外相(鴻臚寺)。至於賈璉的其他兼職,通譯也不清楚就沒說了。

一個人兼職那麼多,平時得忙成啥樣,難怪來京城後,一直沒見著他的人。

覺得自己明白之後,亨利又塞給接待員一枚金幣,希望他能幫忙送一封信。

這次接待員沒拒絕,表示沒問題。亨利趕緊口述,讓伍通譯手書一封,裝入信封後拜托接待員。

接待員乾的就是跑腿的活,自然趕緊送出去,他倒是省事,直接送到賈府了。

賈璉最近除了去一次宮裡外,平時都在特彆衙門辦公,有時間還會固定去一次研發司。

亨利想見賈璉的時候,他正在看手裡一件彆人看著形狀古怪,賈璉愛不釋手的左輪手槍。

有了底火後,搜羅了一批大周最頂尖工匠的賈璉,隻是說一個想法,畫一張草圖,兩天的時間,左輪就挫出來了。

隻能說這幫工匠手藝太精湛了,賈璉都覺得自己讀書少,沒有合適的詞彙來形容他們的價值。

因為是紙殼彈,擊錘也是打一發掰一次,看過西部電影的都知道,最初的左輪都是打一發掰一下擊錘。所以決鬥時一手持槍,一手不停的拍打擊錘。槍是做出來了,賈璉要試槍卻被工匠們攔下。

必須攔下,滿朝文武,就這麼一個大人拿工匠當人看,還恢複太祖舊製,給他們官做,必須好好保護起來,掉一根毛都是大家夥的損失。

工匠們叫出來一個徒弟,讓他去先去試槍,確保無虞才給賈璉。

賈璉接受了大家的好意,主要是他這個人一向不頭鐵,也怕死怕疼。萬一要炸膛了,這英俊相貌就變大花臉了,後果太嚴重,不能冒險。

學徒也參與了製造,所以一點都不陌生,熟練的裝彈後,掰開擊錘,對著十步外的靶子開火。

砰砰砰!連著六響,全部擊發,再看靶子,十步外的靶子六發上靶,準度一般。但怎麼說呢,賈璉已經很滿意了。

不等硝煙散儘,迫不及待的賈璉衝過去奪過左輪,看著怎麼都得有十二、三毫米的口徑,心說好家夥,好家夥。

裝彈,掰開擊錘,舉槍,瞄準,扣動扳機。

砰的一聲之後,賈璉知道開啟了一個新時代。掰開擊錘,繼續射擊,打完六槍後,賈璉確定沒問題了,宣布獎勵。

“參與工匠每人獎勵二十元,記大功一次,積功至下次升遷,學徒五兩,記功一次,以備晉升正工。”

工匠們激動的臉都扭曲了,在研發司,大功一次意味著,普通工匠能直接混個從九品了。兩次大功,正九品,四次晉八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