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能力出眾,借著小年夜逆案,裁撤增補人員,做的極為順手,很快穩住了督察院的局麵。
沒有擺上司的架子,林如海在辦事房裡見了賈璉,得知了推薦人為簡人達後,看似開玩笑的調侃:“恭喜賈黨又增一員大將。”
彆人說這個,賈璉還能一笑而過,林如海當麵說這個,賈璉不得不打起精神,麵露凝重道:“姑父,這玩笑可開不得。”
林如海道:“玩笑不玩笑且不說它,確實有人在傳這個,就該當一回事。官場什麼人都有,什麼事情都會發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也就是說,朝中確實有人在刻意營造賈黨的概念,這就不是什麼可以一笑而過的事情了,這是有人要致賈璉於死地。
會是誰呢?賈璉思之再三,不得其解。隻能說仇家是有的,還不少呢。
但這種流言很難查信源,想報複都找不到人去。
這個世界上不是任何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有時候就是單純看你不順眼,就要搞你一下,不一定就是你擋了彆人的道。
本來還有點沾沾自喜的賈璉,很快就意識到,“賈黨”流言的危害性,這東西潛移默化的,一旦時間長了,沒準就起效果的。
“無論如何,先查一查流言從何而起,總該知道是誰在背後陰一手。”賈璉表明態度,林如海點點頭:“確實要查,這些年太出風頭了。”
賈璉稍稍沉思後提了一句:“我為禦史,風聞奏事,從此開始吧。”
林如海聽了先是一愣,隨即忍不住撲哧一笑道:“這一手妙啊,換成彆人這麼乾,大概是個笑話,你這麼乾沒問題。”
什麼意思呢,這就是人設發揮作用了。看看賈璉乾過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楞,自己彈劾自己,那也叫個事情?
賈璉說乾就乾,直接在林如海的辦公室裡開整,林如海在一旁還站著看他寫奏折。
賈璉先從黨爭的危害寫起,先說了晚唐牛李黨爭,消耗了大唐最後一點元氣。再提晚明的齊黨、楚黨、晉黨、閹黨、東林、複社等等,強調了一下,南明本可割據半壁江山,以待北伐,複興大明,奈何黨爭不休,無所作為,甚至鬨出了請後金聯手滅闖王的鬨劇。多虧了本朝太祖於民族危難之際,振臂一呼,揮師北上,救萬民於倒懸。驚聞金陵不戰而降,太祖北伐大業被迫暫停,轉而揮師東進,清掃東南……。
過去的事情說完了,賈璉提起現在的事情,什麼事情呢,【驚聞本朝有賈黨之說,再三打探得知,賈某竟為賈黨之魁……。】
最後來一句,依照規矩,大臣被彈劾之後,應該居家自省,或上奏自辯。自辯不可能了,畢竟自己彈劾自己嘛,隻好居家自省。
這份奏折拜托林如海送進宮,賈璉直接跑路歸家,可以光明正大的摸魚了。
林如海拿著奏折進宮,作為重臣,很快見到了皇帝,拿出奏折奉上道:“陛下,賈璉上了份奏折,臣處理不了,隻好上呈。”
承輝帝一臉疑惑的接過奏折看了看,看完後一頭黑線,狠狠的把奏折摔桌上,怒道:“豎子,竟找借口放假。”
林如海也傻了,心說陛下,您這理解角度,微臣看不懂啊。
見林如海一臉懵圈,承輝帝收起怒色道:“他自己什麼貨色,心裡能沒數麼?就他這樣的人,也配結黨做黨魁?說出去有人信麼?他就是新得了千金,據說愛不釋手,看不到就難受。”
林如海聽懂了,趕緊解釋:“陛下,賈璉奏折中所言,確有其事,並且流傳甚廣。”
這一下承輝帝也愣住了,他是真沒在意所謂的賈黨之說,聽了也就是一笑而過,他還不了解賈璉麼?
現在看林如海的意思,真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呢。
這就必須引起重視了,賈璉看似年齡不大,官也不大,最要害的位子九門統製就是個臨時代一下。關鍵賈璉是李逆兵變一案中的功臣。
承輝帝不免多想了,問了一句:“李逆餘黨在報複?”
林如海搖搖頭;“不像,便是有餘黨,怕也是躲的嚴嚴實實的,怎敢出來興風作浪。”
承輝帝認可這個觀點,微微頷首,一臉冷笑道;“那就是擋了人的路,又或者是彆的,總而言之,查吧!”
林如海道:“臣會安排人去查,若無它事,微臣告退。”
承輝帝道:“告訴賈璉,今天就算了,明天給朕滾回去坐班,一天天的就想偷懶。”
林如海聽了心裡很是服氣,這聖眷,比不了,比不了。
承輝帝把裘世安叫來,問他:“上次你提到一個笑話,京中有人傳賈黨,如今看來不像是笑話,是有人在背後使壞。”
裘世安猶豫了一下,表示質疑:“聖人,會不會是賈璉小題大做,趁機偷懶,聖人是知道他的。”小說中文網
承輝帝搖搖頭:“豎子無狀,做事魯莽,人可沒少得罪。朕真要查他的賈黨,不知道多少人拍手稱快,落井下石。此時,不可大意,查!”
裘世安按照吩咐退下做事,他心裡其實有一些猜想了,找到夏守忠商量這個事情。
夏守忠聽了裘世安的轉述後,猶豫再三才低聲道:“真要查呢,也要有個重點,咱家建議,二皇子身邊一些人可以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