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因此終於得到了首領遇害的真相,乃牢姐羌所為。
上郡,高奴縣的一處住宅中。
拓跋珪、拓跋燾爺孫兩人相對而坐。
拓跋珪神色凝重的說道:“如今我們雖然取得了西鮮卑眾多部落中的其中一個部落的歸順,麾下亦有數千兵馬,但是因為我們的出身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很難競爭到鮮卑部首領的位置。
如今各部族長竟然一致決定,能誰擊退此次牢姐羌的來犯,誰就接任西鮮卑首領的位置,對於我們來說,真是天賜良機啊!”
“祖父說得沒錯,如今是東漢末年的大亂世,加上如此多的名將名臣來到這個時代,比起原本的曆史更加的波瀾壯闊,難以預測。
而想要在亂世之中立足,首先必須掌控大量的軍隊。軍隊是亂世爭霸最強大的力量,所以我們必須拿到西鮮卑首領的位置。”拓跋燾深以為然的說道。
自從他們一起來到東漢末年後,拓跋燾將後來自己祖父去世後,以及自己繼位以來發生的事情事無巨細的一一說明。
拓跋珪非常欣賞他的這個綜合能力不下於自己的孫兒,隻是同樣生出了一絲警惕之心。
他當年執政晚期,沉湎酒色,剛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更是確定了有違人倫的“子立母死”製度。
最終遭到反噬,被自己的次子拓跋紹發動宮廷政變,遇弑身亡,終年僅僅三十九歲。
好在他的這個孫兒拓跋燾與他有相似的經曆,同樣在執政晚期脾氣暴躁,殺戮過多,常常在殺完人之後追悔莫及。
由於刑罰嚴酷,北魏國內曾經多次發生政治混亂的情況,導致政令不一,國家混亂,許多人趁機攫取權力。
在中常侍宗愛的煽動下,拓跋燾逼死了景穆太子拓跋晃。
沒過多久,宗愛發現拓跋燾似乎是想仿效當年漢武帝誅殺戾太子劉據一般,之後必然會對自己動手,將誅殺太子的責任推到自己身上來。
於是他準備像當年馬何羅刺殺漢武帝一樣先下手為強。
當年的漢武帝身邊有忠心耿耿的原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他識破敵人的刺殺之舉,奮不顧身的擋在漢武帝身前,將刺客馬何羅兄弟擒住。
而執政晚年的拓跋燾身邊並沒有金日磾一般,既有才能,又忠孝兩全的近臣,最終拓跋燾遇刺身亡,時年四十五歲。
拓跋珪對於其孫拓跋燾既有猜疑亦有同病相憐的悲涼。
拓跋珪微微點頭,繼續說道:“燾兒認為,我們如果拿下西鮮卑首領後,應當如何做,才能在這個時代重新建立我們北魏國的榮光。”
“亂世爭霸,離不開三大要素。
其一是軍隊,隻有擁有數量多且戰力強橫的軍隊,才有可能最終問鼎天下。
其二是人才,我們北魏國之所以最終能稱霸北境,除了祖父您的英明神武外,還有重用大量的漢人世家大族。
北方士族、河西學者和南朝士人皆在我們北魏熠熠生輝。
曾經漢人之中的頂級世家,範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渤海高氏,博陵崔氏皆成為我們北魏朝廷的頂梁柱。
其三,則是錢糧。無論是發動戰爭還是治理國家,錢糧總是離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