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公言之有理,但是朝廷下旨讓這三方勢力出兵江東,並非要他們平定項羽的叛亂,而是隻要做出進攻的姿態即可。
項羽起兵造反,時間太短,根基太淺,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可用的兵力。而且他占據的江東三郡,豫章、吳郡、會稽都是地廣人稀的地盤,防守起來非常吃力,境內還有山越等不服大漢管教的族民。
隻要徐州、荊州方麵在邊境厲兵秣馬,如今身在南海郡的項羽絕對不敢繼續西進,深入嶺南。
因為江東南下嶺南需要翻越五嶺,這裡山路崎嶇,道路難行,毒蟲猛獸極多,不適合大規模行軍。
就算強行行軍,消耗的時間是行走正常道路的數倍之多,一旦江東發生危機,遠在南海的項羽完全無力救援。
相比嶺南地區,江東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土地的肥沃程度都要遠勝之,聽說項羽已經招攬到江東的四大家族。
以對方的眼力必然懂得這些道理,所以徐州、荊州方麵一旦在邊境做出操練士卒,準備進攻的姿態,江東的反賊必然不然繼續深入嶺南。”朝廷之中,能讓賈詡肅然起敬的沒有幾個人,朱儁卻是其中之一。
朱儁文能治理郡縣而政績斐然,百姓稱頌,武能率領軍隊征戰沙場,平定叛亂。
時人稱讚他“天姿聰亮,欽明神武,策無失謨,征無遺慮”。
這位出身寒門,文武雙全,天下義兵,思以為首的奇才,自然受到像賈詡這般,不看門第出身,以才能脫穎而出,專乾實事官員的尊敬。
朱儁沉吟片刻,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轉身向劉協道:“回皇上,微臣認為文和此計可行。雖然如今朝廷勢微,但是仍然是天下士族與百姓的歸心之處。徐州牧陶謙、荊州刺史劉表、長沙太守孫堅即使不願意遵從朝廷的命令出兵,至少表麵上的功夫還是會做的,否則必定令他們境內的百姓與心向大漢的士族們失望。
如同文和所說的那般,隻要他們陳兵邊境,江東的軍隊必然高度緊張,南海郡的項羽也必定不敢繼續西進。
如果真要西進,說不定這三方勢力真可能假戲真做,出兵攻打江東三郡。”
“哼,交趾刺史士燮這些年不但與朝廷斷絕消息往來,還拒絕上繳稅賦,以我所見,不如我們另派朝廷之中可信之人擔任交趾刺史,這樣就能將嶺南地區牢牢的掌控在朝廷手中!”議郎鄭泰這些年來對交趾刺史士燮非常不滿,勸諫皇帝派人取代對方的位置。
“萬萬不可,士燮這些年將嶺南諸郡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境內更是沒有出現過一次叛亂。
如果我們現在派人前去取代士燮交趾刺史的位置,必定遭遇當地百姓與地方豪族的反對,這樣最大的可能就是逼反整個嶺南地區。”尚書丁宮立刻反對道。
丁宮年輕之時,曾經擔任過交趾刺史,與本地的士氏家族交情非常深厚。
有了士氏家族的相助,他在交趾的政績斐然,漢靈帝得到消息後,立刻將丁宮調回朝廷,升職為九卿之一的光祿勳。
在他被朝廷征召返回京城的途中,時任交趾郡督郵的士壹勤勉恭謹的為他送行,丁宮非常感動,承諾對方,如果將來自己位列三公,必定要征辟士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