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縣的一處府宅內。
諸葛亮正在整理諸葛均從各處行商那裡打探到的情報,其兄諸葛瑾同樣也在查看這些消息。
七年前他們母親去世,兩年前父親諸葛珪也盛年而逝,他們兄弟三人在叔父諸葛玄的撫養下漸漸長大,之後徐州在吳起的改革變法下煥然一新。
叔父諸葛玄也得到東安縣縣令的職位,他們兄弟三人也跟隨叔父來到了東安縣居住。
大漢自漢武帝開始,采用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表章六經”,“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治國思想與統治政策後,儒學思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大漢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對社會的各個方麵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子認為守孝三年是對父母養育之恩最好的回報,因此守孝被納入到了大漢的禮製之中。
不過這種禮製主要針對的是還未入仕為官的普通人,因為官員如果守孝三年,會為大漢的人事安排以及官員係統帶來極大的困難,所以即使大漢王朝獨尊儒術,也並不鼓勵官員們真的守孝三年。
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人為了在道德上天下揚名,而不惜暫時辭官回家為父母守孝。
諸葛家三兄弟因為都還未入仕,他們也遵循儒家禮法,在家為父親守孝。
諸葛均撓了撓頭,如同好奇寶寶的問道:“還有一年為父親的守孝期就要結束了,不知大哥到時候是否會選擇出仕,如果出仕的話,又想投靠何方勢力?”
諸葛亮也饒有興趣的看向了大哥諸葛瑾。
諸葛瑾沉默良久後,還是開口說道:“數年前為兄遊曆江東,結識了曲阿人弘谘,他去年曾經來信,希望我能去會稽郡投靠郡守唐瑁。”
“會稽郡守唐瑁?他不是皇長子妃子唐姬的父親嗎?為了替女婿女兒報仇,他已經在江東起兵反抗大漢朝廷了!”諸葛均驚訝的問道。
“準確的說,他隻是起兵反抗董卓的暴政,他打出的口號全是反對董卓,並沒有反對大漢,這樣才能得到江東世家大族的支持。
而且,唐瑁隻是幌子,真正在江東掌權的是號稱霸王轉世的項羽!”諸葛亮眼中精光一閃的說道。
“沒錯,江東如今的政權明麵上是反對董卓,但是天下稍微有點眼光的都知道他們其實是反漢的,為兄必然不會前往,否則我們琅琊諸葛氏的名聲就毀了。
其實最好的選擇還是留在徐州,我們琅琊諸葛氏本來就是這裡的名門望族,自然會得到徐州牧陶謙的優待。
隻是亂世之中,群雄並起,為了家族能夠更好的繁榮昌盛下去,選擇不同的勢力才是生存之道。
你們看潁川荀氏,作為大漢的頂級家族,不但有在朝廷內為官的,也有在冀州袁本初帳下擔任謀主的,荀氏家族年輕一代最出色的荀彧荀攸叔侄甚至遠赴幽州。
徐州有叔父坐鎮,那就不需要我留下了。
所以為兄想去其他地方看看,也算為我們琅琊諸葛氏的興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