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大漢的擎天之柱(2 / 2)

原本剩下的北軍士卒已經長達五、六年,未曾歸家,對於自己的父母親人甚是想念。

他這次急於返回洛陽城,除了回京複命外,就是讓這些常年跟隨自己在外平亂的將士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以及為這些將士們請功。

“如今我們打探到的情報,京城的局勢已經穩定,義真(皇甫嵩)兄為何如此匆忙的離開?”皇甫嵩憂國憂民,德布天下,又熟讀兵法,善於用兵,段煨一直想向對方多討教一些兵家之事。

“忠明(段煨)可知為兄帶領北軍在外作戰多少年了?”皇甫嵩望向東南的京城方向,不禁長歎一聲的說道。

“據我所知,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十一月,涼州叛軍首領王國包圍陳倉,先帝任命義真兄為左將軍前去平亂。

王國之亂平定後,涼州羌人又開始在邊境與我大漢頻起衝突,義真兄再次帶兵北上,將作亂的羌人趕出邊境,平定涼州之亂。”段煨沉思良久後,肅然的說道。

皇甫嵩微微搖頭,歎息道:“不止如此,早在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北宮伯玉、邊章、韓遂等人入侵三輔地區,朝廷詔令為兄回鎮長安,保衛皇家園陵。

中途我倒是回京兩次,但是我手下的北軍基本都沒有回過家,在外麵征戰已經七年矣。

我當年從京城出征之時,帶步卒三萬,梟騎萬餘,戎車三千,百官百姓相送數十裡,如今雖然人數沒有減少,當年隨我出征的將士,十之六七皆埋骨異鄉。

我如今著急回京複命,除了讓將士們回家與家人們團聚,還有一個就是為死去的將士們請功。

他們皆是我漢朝的大好男兒,是守護百姓的血肉長城,豈能讓英魂寂寂無名?”

“我也知道義真兄忠賢廉明,愛惜麾下士卒,但是大漢早已經千瘡百孔,國庫空虛日久,恐怕沒有多少錢財為您麾下戰死的將士們支付撫恤金。”段煨無奈的說道。

“無妨,隻需要讓陛下知道將士們的戰功,給予他們應有爵位或是官職,至於撫恤金。如果朝廷拿不出來,我會去求自己的家族。

這些年來,我們安定皇甫氏還是有些產業,即使散儘家財,我也要親手將撫恤金送到死去兄弟們的家人手中,絕不會讓他們的血白流。”皇甫嵩大義凜然的說道。

“義真兄,我倒是有一計,隻要您能拉得下臉麵,到了京城麵見完陛下並陳述功績後,朝中大臣必定以國庫空虛,暫時無法補償為由,拖延時間。

到時候您私下向那些在京城中的世家大族尋求幫助,必定有家族為了名聲拿出錢財為死去的北軍將士撫恤。

這樣死去的將士們既得到了補償,他們那些世家大族也贏得了名聲,何樂不為?”段煨獻計道。

“忠明此計倒是不錯,為兄一生光明磊落,自然不會為了一點麵子,就置將士們的功績於不顧。

一旦朝廷無法拿出撫恤金,我會去與皇甫氏交好的那幾家士族豪紳走上一趟。”皇甫嵩鄭重的點了點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