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豪族、世家、門閥(2 / 2)

甚至往往掌權者一句話,你即使擁有無儘的財富,也會瞬間失去所有。

這也是為什麼豪族想要進入官場轉變為世家大族的重要原因。

而且在當地名望非常高的世家大族,一般是很難走向衰敗的,即使家族中有人謀反,也很難走向滅亡。

比較著名的就是三國末期,鐘會、鄧艾滅亡蜀漢後,鐘會在薑維慫恿下謀反。

出身世家大族潁川鐘氏的鐘會因為謀反罪,隻是株連了他的養子一脈,其兄鐘毓的長子一脈鐘駿仍然在晉朝擔任高官。

而淮南三叛的首腦人物諸葛誕戰死後,其子諸葛靚在吳國為質。

吳國滅亡後,諸葛靚返回故地琅琊郡。

司馬炎年輕之時和諸葛靚交情匪淺,雖然其父反叛,當時已經稱帝的司馬炎仍然不敢對世家大族的琅琊諸葛氏趕儘殺絕,這就是世家大族的影響力。

豪族要想進入官場也並非太困難之事,因為他們在地方上雖然沒有權利,但是影響力非常之大,而郡守、刺史想要治理好麾下的土地,就必須和豪族們搞好關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益是互相的,今日你為我提供糧食、錢財,或是幫我安撫周邊的叛亂,他日這些人情是需要償還的。

我家族中有子弟才學非凡,想要進入官場一展宏圖,這個時候,郡守、刺史們都能依靠察舉製還豪族們的人情。

隻要豪族中有家族子弟進入官場,成為郡守或是刺史級彆的地方高官,就能通過察舉製為家族源源不斷的推薦人才。

數代以後,豪族就漸漸轉變為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一般指家族中數代內至少都有一人至少做到郡守級彆,可以通過察舉製舉薦人才的官位。

如果沒有,這樣的家族還是隻能算是豪族。

東漢建國之初,功臣們幾乎都是豪族或是寒門出身,沒有聽說誰是世家大族出身。

因為並沒有家族能在朝中擔任郡守級彆的官職達數代。

然而成為東漢開國功勳的豪族們,經過數代的發展,在朝中坐穩了位置,家族也漸漸衍變為世家大族。

像弘農楊氏、汝南袁氏、太原王氏、潁川荀氏、範陽盧氏等世家大族就是因此脫穎而出。

世家大族在魏晉時代發展到巔峰,形成新的統治階層門閥士族。

門閥士族與世家大族不同之處在於,世家大族之人進入官場還需要經過郡守或是刺史級彆的官員經過察舉製舉薦進入官場。

而在魏晉時代使用九品中正製後,中正一般隻注意被評定者家世的封爵與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

兩晉時期的九品中正製不但沒有起到選拔人才的作用,反而成為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須舉薦和評定,隻需看每個人的家世,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官位,世家大族家族中幾乎人人都能進入朝中為官,寒門和平民的晉升通道幾乎被堵死,上品無寒族,下品無士族的局麵逐漸形成。

許多重要的官職以及爵位成為了各大家族的世襲,這些家族又相互之間進行聯姻,這樣將士族階級發展到巔峰,又對重要官職形成世襲壟斷的家族被稱為門閥士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