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邱老太君坦承了邱望之之前有個心悅姑娘的事,陶家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陶翁沉臉問道,“望之做了錯事,是禍害了人家姑娘?這事都做得出,兩家婚事作罷。”
邱老太太忙道,“沒有,望之不是那樣的人。就是總是想著那個姑娘,差點害了姑娘的一個親戚。被我打一頓後知錯了,願意一心一意對陶小姑娘……”
邱老太太又把老國公的牌位請出來,代邱望之許下那個承諾。
老太太如此鄭重的做法讓陶家幾人吃一驚。
陶翁、陶老太太、陶大老爺和大夫人去另一間屋裡商議。
陶老太太、陶大人、陶大夫人都覺得之所以老太太來陶家坦承,一定是孫與慕看到了那件事,邱家怕他告訴陶家讓婚事生變。
男人婚前想某個姑娘也不算行為不端,隻要他婚後一心一意對陶婧就好。
何況那個姑娘遠在曲原,眼不見為淨。
特彆是那個承諾,對著先人的牌位許,天下沒有幾人能做到,也算有誠意了……
但是,這話必須邱望之親口承諾。明天讓陶婧大哥去衛國公府一趟,看邱望之是如何態度。
若他如老太太說的一樣,陶婧就嫁。若他依然忘不了那個姑娘,陶婧就不能嫁,嫁過去也是怨偶……
隻有陶翁眼前浮現出荀香明麗照人的麵容。
邱望之牛皮哄哄,第一次成親歲數小,被老太太押著才娶了那個媳婦。之後挑了這麼多年,能讓他著魔又不敢強娶的,除了自己的小弟子似乎沒彆人。
差點害到小姑娘的親戚,就是差點害到與慕了。因為怕與慕告訴陶家,所以才過來坦白。
對於想害外孫的人,老頭兒不喜歡。而且,邱望之心愛的姑娘將來要當婧兒的表嫂,怎麼想都委屈了婧兒。
但這個猜測他不好說出來。隻得說道,“我孫女那麼好,美麗溫婉,才名遠播,嫁給邱望之當繼室本來就委屈她了,邱望之還敢有外心,更不能嫁。”
老太太道,“還有一個多月就成親了,這時候悔婚,吃虧的是咱家婧兒。再重新找親事,哪裡找得到條件那麼好的?”
陶大老爺也道,“對著先人牌位發誓,他不敢違反。而且,若邱望之承了爵,婧兒就是國公夫人了。”
陶大夫人最喜歡的是永不納妾那個條件。
她說道,“婚前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婚後。沒有礙眼的小妖精,婧兒日子才好過。”
陶翁依然搖頭,“誰知他是不是真的不想那個姑娘。”
老太太強勢,皺眉說道,“收起你的文人浪漫,什麼委屈不委屈。大孫女婿有通房,大孫女委不委屈?還有……”
她看了大兒子一眼,忍下了後麵的話。
兩個兒子都有妾,兒媳婦不委屈?
婚後沒有妾,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不委屈。
像老太太和陶翁、孫臨章和陶卉這樣一心一意對待彼此的,又有幾對。
她沒說出來,另幾人也懂她的意思。
陶大老爺說道,“爹,邱望之能做到這個地步很不錯了。”
陶翁不好再說,隻得說道,“不管親事成不成,那套首飾咱不能收。”
老太太也是這個意思。
幾人又回去跟邱老太太說了自家意思。
陶老太太又說道,“若親事成了,這套首飾就放在聘禮裡吧。若親事不成,我們沒有理由收老妹妹這麼重的厚禮。”
但這些話絕對不能讓陶婧知道,怕影響他們小兩口的感情……
陶婧眼圈都紅了,“邱世子犯了什麼錯,被打得那樣狠?”
陶大夫人搖搖道,“老太太隻說幸好迷途知返,沒鑄下大錯。你爹聽彆人說,好像邱世子的暗線是奸細,大概是這件事吧。
“好孩子,那些是公事,咱們婦人管不著。他們有了那個承諾,婧兒嫁過去不會受委屈,這就夠了。”
陶婧一直羨慕祖父和祖母、大姑和大姑丈的神仙生活,一生一世一雙人。聽說邱望之有那個條件,心裡也歡喜。
可不知為何歡喜裡又摻雜了不踏實的感覺,悶悶地跟母親告辭,往自己院子方向走去。
她仰頭望天,月朗星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