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紹堂連聲道歉:“老夫知道秋大人本事,井底之蛙就見那麼大的天,牛某多有得罪,望大人海涵!”
秋正紅說道:“秋大人雖說是我哥,可他也是從京城走出的朝廷中難得的奇才。他這一回來,你知道朝廷己發來多少敦請回京的信函嗎?”
牛紹堂額頭冒出汗:“我聽說的就有十二封了,十二封。”
秋正紅問:“我哥為何不走?”
牛紹堂哆嗦著:“乾夠了!”
秋正紅冷笑:“否也!他是看我東鎮上的野狗太多了,回來就是要看看這些野狗都貓在哪,然後一紙呈上,他那幫鐵杆兄弟就會馬不停蹄趕來槍殺。聽說他的兄弟在京城都悶壞了,也想來黃河口一睹黃河入海的氣勢,一品我東鎮的老螃蟹還有進貢紫禁城的肴驢肉,更想一聽黃河口土生土長的捋戲,濟南府的費廳長與我哥那幫鐵杆兒比起來那可就是小巫見大巫。牛會長,有本事你也請啊。”
牛紹堂出了一身的冷汗,再也說不出什麼了。
秋正紅看著牛紹堂這副失魂的模樣笑道:“大冷天兒會長不會是發燒吧,怪不得跑到我兄長麵前灑潑呢。哥,既然會長燒糊塗了,這事我看也就算了。牛會長上台來演的這一出,也算是為咱捋戲開場喝彩的。”
牛紹堂灰溜溜帶人走了,台上台下頓時開心一片,大街上又一陣雷鳴般炮仗響。
秋正紅來到秋正卿麵前先施一禮,說道:“過年了,以往哥在外麵發號施令,到家了,能不與老少爺們兒們說句年話?”
秋正卿站起身,大步走上戲台,神情激昂,抱拳施禮,道:“鄉親們,老少爺們兒們,過年了,能與父老待在一起,正卿我開心啊。
“小的我在外為官三十載,看到的是**無能,聽到的是哭聲呐喊。咱是莊戶百姓,財不大氣不粗,可咱有一身的正氣骨氣,隻要咱們心在一起,抱成一團,老螃蟹這夥烏龜王八蛋,誰也奈何不了咱。
“我秋正卿生在黃河口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長大,這些年我沒能在自家的土地上儘忠儘孝儘義。如今我回來了,成為一介草民。
“今兒是小年,借正紅與月明兄弟這個場,正卿給各位父老施禮了,老少爺們兒們過年好啊!”
秋正卿抱拳鞠躬。
秋正卿更是激動起來:“老少爺們兒們,新春到來之際,戲班為咱奉獻了一出屬於咱黃河口的本土大戲——《趕腿》。
“這戲演得好,唱得棒,我的正紅兄弟,從小就吃苦受窮,有情有愛有骨氣,就憑著這份情這份愛這份執著,西平戲園才有今天,為咱老百姓開起了一條戲之先河。
“在小年這天,祝願捋戲能夠唱出黃河口唱進大京城,也讓大總統們聽聽咱黃河口人的聲音!”
台下頓時掌聲齊鳴。
此時的秋正紅兩眼濕潤了,站在台上,激動地說道:“老少爺們兒們,我捋戲班風風雨雨到今日,得到鄉親們相幫相助。
“過年了,我與捋戲班也給老少爺們兒拜年了,過年好——”
戲班人一齊上台行禮。
台下一齊高呼起來:“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