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森立刻笑了起來,說道,“估摸著是想要把咱小侄兒給弄去馮家當國公爺,這可是想瞎了心。”
馮勝的功勞很大,但是他也被老朱猜忌。最主要的是馮勝‘無後’,大女兒是常茂的嫡妻,小女兒則是嫁給了嫁給周王朱橚。
想起來了什麼,常森擠眉弄眼的說道,“郢國公那邊也帶來了一些人,都說是信國公的人。這一個個的,都是閒不住了。”
郢國公,自然也就是朱允煐的小妹夫馮誠了。他帶來的人就是他叔叔馮勝的心腹,這一位也可以說是不遜色於李文忠的軍方大佬之一,是真的有才華。
本來端茶過來的馮氏聽到了消息,臉上的笑意是藏不住的。
早年一直沒辦法生孩子,她不知道是多麼的抬不起來頭。她也知道,因為藍玉從蜀王那邊抱回來外孫成為了孫子,所以她的父親原本是想要將所有資源給馮誠的。
常茂立刻黑著臉,他早年一直生不出來孩子,一直想著從常森、常升那裡抱一個過來,到時候也好承襲爵位。可是在這幾年,一直生不了孩子的常茂不斷當爹,妻妾一個個的都是在給他生孩子,這也算是‘老樹開花’了。
“舅舅那邊得了些好處,那些個武勳都起了心思。”常茂也笑了起來,說道,“要是陛下真的答應了,咱也就允了。老二到時候去馮家,咱大兒子是國公爺,小兒子也是國公爺。”
常茂看了看馮氏,說道,“回頭你去嶽丈那邊一趟,和嶽丈說說。陛下那裡咱去求情,隻是咱要說好,老二抱過去是行,但是咱得養到十歲才給過繼。”
從蜀王那邊抱回來一個,常茂是很驕傲的,因為可以看到舅舅有了香火。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兒子要被抱走姓馮,常茂就高興不起來了。
但是這些年拚了命的表現,比如說打東瀛什麼的,可不就是為了聖恩嘛。為的,可不就是有人可以承襲爵位、延續香火嘛!
本來是想著從周王那邊抱一個回去,但是這些年沒動靜。可是現在要是從常家抱一個回去,馮氏肯定是樂意的,她的兒子都要出息了,她在娘家也可以硬氣起來。
馮氏笑著說道,“那好,咱記得爹那裡還有點好東西,都給搬去允熥那。允熥和曦兒、玥兒過去,這事準成。”
常茂冷哼一聲,兒子都要不姓常了,想想都心塞!
“大嫂,明個再去外甥女那邊,實在不成拽著允熥。”常升出著主意,說道,“允熥最是好說話,讓他去求陛下準成。”
早年朱允熥開府的時候,不隻是常家的三個舅舅在照顧。外祖母常藍氏無微不至的在照顧,大舅母馮氏也是在照顧,所以朱允熥對於這個大舅母還是很尊重、親近的,幾乎是當成半個娘在看待。
隻要能夠為皇帝辦好事情,那麼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一些事情了。
對於常茂來說是這樣,對於其他的武勳來說也是這樣。他們隻需要幫著皇帝辦好事情,和皇帝同進退,那麼少不了的自然是一些榮華富貴了,少不了的就是子孫也跟著顯赫。
隻是心塞歸心塞,一想到自己本來可能要‘平庸’的二兒子成為世襲罔替的國公,這也值得開心。至於說朱允熥那邊,根本不需要擔心。就算不送禮都可以,真以為朱允熥當了吳王就和舅舅們不親近了?
至於說皇帝那邊更加不需要擔心了,馮勝本身就是對朝廷有大功的。雖然早些年馮勝和周王私下走動引起太上皇猜忌和不滿,但是這麼些年過去了,有些事情也就過去了。
武勳,看起來是可以世襲罔替的,是可以與國同休。隻是武勳要是不成器,也隻能是慢慢的也就是一個空頭銜而已,所以該努力、該表現的時候,也是需要表現。
所以努力的爭取表現自己,這也是一個無比重要的事情了。就算父祖有再大的功勞,兒孫要是不成器的話,那些香火情也是會漸漸消散的。顯赫的武勳,說不定也就隻能靠邊站了。
不隻是常茂知道這個道理,其他的一些武勳也知道這個道理。隻是就算同樣都是武勳,皇帝會不會信任,皇帝會不會重用,那就是兩回事了。
現在皇帝再次給與了武勳一些展示的機會,自然也就需要努力的把握住這些機會了。
更何況還有很多現實的好處呢,在遼東那片土地上,有著大片大片屬於武勳的土地。隻要開墾出來,自然就是巨大的進項。
至於說殺人、擄掠土人,完美沒有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