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韓秋原從來沒有想要在物流行上獲得什麼錢財,反倒是對物流行的經營方式非常感興趣,由此意識到了物流行在後勤保障方麵的重要作用。不僅派人學習這種方式,而且正在利用這種方式,為自己做一件大事,儘管這件事情目前知道的人屈指可數。
吳桐已經來武漢三年時間了,從一開始的物流行武漢基地負責人,到吳朝物流行總負責人,為了物流行紮根吳朝,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加上有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或明或暗的配合,物流行在吳朝的發展才能那麼迅速,完成了主要樞紐城市的布點。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相比三皇子幫助物流行的目的,四皇子想要賺取利益的目的簡直不堪一提。想起半個月前和三皇子的那次見麵,吳桐心中隱隱不安。
儘管三年沒有回泉州,但吳桐卻和蘇聖平保持著十天通信一次的習慣。所以,他儘管不知道蘇聖平如何布局吳朝這盤棋,但一直不遺餘力的執行著暗中勘測山川地圖、搜集官方民間信息、暗中積蓄力量的任務。
為了這個,即使知道三皇子派了不少人來學習物流行的操作方式,試圖影響物流行甚至是掌控也不在乎。可三皇子這次的要求,明顯和公子的“戰略布局”相違背,一個不好物流行在吳朝將會麵臨滅頂之災。
當年,韓斌之所以能夠自立吳朝,和元朝的縱容不無關係,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他自己身上。要不是他本身有實力,一個扶不起的阿鬥又如何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占據這麼大一片江山。而韓斌的倚仗則是自己手下的三個大將和三萬軍隊。
越朝占據大片花花江山,在洛陽兵敗之前,號稱有兵百萬。矮個子裡拔高,這百萬大軍裡總有那麼一些精銳之師,儘管大多數所謂的精銳在洛陽一戰中損失殆儘,可也有不少漏網之魚,比如當初韓斌的三萬手下。
在洛陽兵敗前,越朝已儘顯頹勢,西南一些省份大大小小的叛亂層出不窮。韓斌當初擔負的任務,就有依靠三萬手下,威懾整個西南地區,防備承平日子裡的叛亂。也是因為如此,洛陽防守戰的時候,韓斌手下的軍隊沒有被征調回去。
要不是朝廷在洛陽兵敗如山倒,韓斌也想不到反叛自立,即使想到了應該也不敢,畢竟實力不濟。可洛陽一敗,朝廷倉皇南逃,他手下的軍隊已經是越朝除了當初的定邊軍以外最為精銳的部隊了,又因為有了元朝的暗中支持,韓斌隨即決定與其給人守家,不如監守自盜。
成功自立,站穩腳跟後,因為定邊軍急著防止元朝南侵,韓斌手下的三萬軍隊和越朝的西路軍打了幾仗,都是以少勝多。但是,元朝不允許他繼續攻打,自己本身也沒那個實力,又對定邊軍孫思源投鼠忌器,和越朝達成協議之後,留下一萬軍隊看守東線並就地擴編防備越朝,就這樣保持了三十年時間。手下的另外兩萬軍隊,其中一萬前往川蜀地區,就地擴編,起到震懾作用。另外還有一萬軍隊調往了西北方向,負責防備元朝的四皇子。
當初跟隨他一起帶著三萬軍隊反叛的主要將領,如今僅剩下駐守在西北方向的盧泰。帶領另外兩路大軍的將領早已作古,現在的將領已是第二代了。多年無戰事,不管是駐守在東路的軍隊,還是駐守在川蜀的軍隊,如今打打叛賊,欺壓一下普通民眾還行,但要說到戰力,就無從說起了。
但是盧泰手下那一萬軍隊不同,雖然沒有擴編,因為長期駐守在西北方向,平常不僅要防備元朝軍隊,還要防備西北高原上的部族軍隊。在這樣惡劣的內外部環境下,這支軍隊不得不幾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著戰備狀態,不間斷的作戰反倒讓這支軍隊保持著較高的戰力。即使軍將幾經變換,戰力也未曾下降,最終成為了吳朝最為重要的軍事力量。但是,這支軍隊也有天然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