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寧波客軍(中)(2 / 2)

南風緊 蘇家老三 4020 字 11個月前

性命攸關,海盜的逃跑速度,寧波營軍士結陣追擊的話遠遠不及,很快就三人一組化身小三才陣前去追擊,但最終還是讓很多海盜逃往各處。

這些亡命之徒四散鄉間的話危害更甚,唯有抓獲或者趕到海上,方能徹底杜絕後患。寧波營的追捕持續了三天時間,期間奉化縣城那些官軍和民團倒也壯著膽子幫忙追捕,最終才俘獲了一千五百人左右的海盜,其餘的海盜大多逃到海上,自此海盜襲擾奉化的事情基本告一段落。軍事上的事情告一段落,但王國雲的事情才剛剛開始。

隨著海盜退卻,奉化縣城的民眾陸續從鄉間返回縣城,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也就是一次逃難,但對於那些大戶來說,這無異於是一次災難。

首先,當初逃離縣城的時候,家中大量財物根本無法帶走,更不用說縣城店鋪上的貨物。海盜攻入縣城之後,搶走了大部分財物,又燒毀了一些房屋。雖說後來海盜潰散的時候,繳獲了大量財物,但畢竟損耗不小,再者也要給人家寧波營一些好處不是。

財物的損失,城中那些鄉紳大戶還不怎麼在意,關鍵是這奉化就在海邊,海盜說來就來,以前還隻是為禍鄉裡,如今都會攻城了,就算每次都能收到消息,小命是沒有問題,但是再大的家業也經不住這麼折騰。本地的民團和那些官軍要是靠得住,母豬都能上樹,要的還得是寧波營這樣的軍士。

看看人家,五百人就把幾千海盜殺的片甲不留,如今借住在城外,每日訓練不輟,對民眾絲毫不犯,繳獲的財物也都交還給官府處置,這樣的軍隊才像樣子。

奉化城中的幾個官紳這些日子一碰頭合計,覺得靠人不如靠己,既然寧波營有寧波這兩個字作為名頭,奉化縣也是在寧波府治下,想請這五百人常駐奉化,確保自己的安全。反正編練民團時自己都要出血,關鍵是還不頂用。那還不如把這錢給寧波營,大家住在城中還能睡得安穩,不用怕海盜會突然襲來。

王國雲他們就駐紮在陳家在奉化的一片宅院裡,離奉化縣城差不多五裡距離。之所以住在這裡,一來是陳家請他們來的,雙方在餘姚合作愉快,可以相信。二來自己是客軍,奉化縣城能不進還是不進的好。三來俘虜了那麼多海盜,也必須有地方看管,帶進城中恐怕民眾為泄憤殺人,這麼多人在一起,到時場麵混亂起來,事情就難辦了。

首先找上門來的是奉化縣的吳縣令,這家夥還算頂事,當初能和民團、官軍一起抵抗海盜,儘管最終也是抵擋不住逃脫了事,但這是能力問題,而不是態度問題,所以王國雲很矜持的接見了他。陪同吳縣令一起來的還有防禦使派來的官軍首領林總旗以及奉化民團高團長,對這兩人王國雲就沒給好臉色了。

寒暄介紹了一會,三人對王國雲是大拍馬屁,對寧波營馳援奉化,救民於水火之中,表達了崇高的敬意,然後才隱晦的表達了此行的來意,三人是想讓王國雲配合他們給江寧上奏折。內侍監目前隻派遣到府一級,縣一級的事情還是可以欺上瞞下的,再者錢能通神,寧波府的內侍監也不是用錢搞不定的,隻要王國雲配合。

按照吳縣令他們的計劃,官軍、民團和寧波營得知海盜來襲之後是早有計劃,官軍和民團抵抗一天,給寧波營充足的時間做好準備,然後再有目的的撤走,讓海盜劫掠財物,寧波營再趁機伏擊海盜,不僅可以俘殺海盜,還能再奪回財物。這樣一次被海盜攻破縣城的災難,就變成了吳縣令等人運籌帷幄,官軍、民團、寧波營奮勇作戰的好事,道理上也說的通,原本麵對的將是朝廷的問責,最後卻變成了升官進爵的階梯,何樂而不為。說白點,這其間的關鍵就是奉化被攻破,不是官軍和民團不來事,而是有計劃的撤退。但重中之重就是王國雲這邊不能亂說話,否則朝野肯定更加相信寧波營。

聽懂了吳縣令的來意後,王國雲麵不改色,坐在他身邊的寧波營思訓員高琦明緩緩開口道:“寧波營這次馳援奉化打擊海盜,乃是受了餘姚周縣令指派,本來也是職責所在。從餘姚過來,再跟海盜血戰,我寧波營也損傷不小,還望縣尊能夠幫助撫慰軍士,不知可否。”

一開始介紹的時候,三人都不曉得這思訓員是個什麼東西,原本以為高琦明隻是王國雲的幕僚,沒成想這樣的大事,竟然還是高琦明開口,三人也是人精,看得出來這不是王國雲屬意,確實是高琦明拿主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