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歪風漸起(2 / 2)

南風緊 蘇家老三 4120 字 11個月前

童益民道:“先生說具體點。”

郭炳生道:“海盜來之前我們就正式下文要求民團到府城來協防的。但是民團那邊卻抗命不來。所以大人完全可以說自己原本已經做好周密部署,要讓自己的嫡係守在城門,民團放置在東北門方向,屆時準備夜襲海盜,但是由於民團抗命不遵,才導致大人的計劃落空。然後大人再強調一下,本地官軍是本地人,完全不聽從您的命令,才導致大人指揮不靈。這正是以東南黨之矛攻其之盾,有了前麵民團抗命的事實,朝中的大人是願意相信您指揮不了本地的老爺兵的。”

童益民聽了一直點頭,這個說法還真說的過去,尤其是有民團抗命這個事實在,蘇聖平和民團就是跳進大海都洗不清。隻要陷入黨爭,到時事實就不重要了,從皇帝調派自己和陸勇到泉州來看,皇帝似乎也會支持自己。最後哪怕還是要追究責任,估計也是調職了事,就不用像劉錦文一樣,黯然離開了。

郭炳生為了堅定童益民的信心,暗惻惻的說:“大人,今日屬下碰到知府大人的幕僚,聽說知府大人也要拿民團抗命這件事情來做文章。大人如果上書,和知府大人的奏章兩相驗證,豈不是更加坐實了民團的罪。”童益民讚賞了看了郭炳生一眼,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乾脆就讓郭炳生現場寫奏章。他不是文人,奏章的內容也是按照郭炳生剛才所說,簡單描述了一下事實,除了自己事先製定過和民團夾擊海盜這一事實是虛構的之外,其他的都是客觀事實的描述,江寧那些大人自然會腦補話外的意思的。

看著各自大人用印把奏章寄出,嚴年和郭炳生不由的心中鬆了一大口氣,心想辛家這一手可真毒,估計是陰險的辛利國和熟悉江寧官場的辛利強一起謀劃的,從一開始的謀劃、布局,到驅使自己進言,可謂環環相扣。這是戰場上沒有打敗民團,要在戰場外打敗民團了。要怪隻能怪那民團抗命,自己隻是在適當的時候動動嘴,那前後五千兩的銀子也算好拿。

時間到了十月中旬,海盜的事情已經淡出民眾的話題,除了兩個城門外的百姓依然無家可歸。但是在複興工業園、幾大世家招募工人、商社夥計的情況下,已經漸漸好轉。隻要不是懶惰,相信不用太長時間就能恢複原來的生活。

蘇聖平回到崇武後,還是派侯望樓去了一趟府城,說是此次海盜也襲擾了崇武,同時給知府和防禦使塞了不少銀子,侯望樓回來彙報說已取得兩位大人諒解。就不再當回事,致力於民團隊員的補充和改進工作。

十月二十日夜,蟲子急匆匆趕來崇武,交給蘇聖平一封信,信是周舟所寫,上麵講了泉州軍政兩位主官把此次海盜襲擾的責任轉移到黨爭上麵,並把矛頭直指蘇聖平和崇武民團,信中還附上兩位主官的奏章內容。並且聲稱皇帝看了奏章之後勃然大怒,杜文心無心爭辯,周秉政又不好說話,趙德齡得過且過,形勢萬分緊急,讓蘇聖平儘快做好準備,可能皇帝會查辦他和民團。

看完手中的信,蘇聖平站起來在屋子裡轉圈。說實話,現在真正的問題關鍵有兩個,一是自己擅離職守帶著民團到莆田去擊殺海盜。這個問題莆田方麵為了自己的功勞已經掩蓋過去,隻要朝廷不深究,就不會有什麼麻煩,何況顧桐確實襲擾了崇武,自己也有理由推脫。第二個問題是鐵錘抗命不遵的事,而且民團還轉道去了工業園。民團和工業園的關係又無法明說,這事確實解釋不通。

外部問題的關鍵也有兩個,一是東南黨想借此事向陸勇發難,進而向江淮黨開炮,目標直指皇帝推行的削弱以地域劃分黨派的陋習。現在東南黨幾個大佬有苦說不出,反倒會讓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朝廷對海盜襲擾泉州的責任追究問題。陸勇和童益民打的好算盤,現在想要讓他們自食其言已是不可能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趕緊寫奏章上報,把希望寄托於皇帝身上。但是自己身為周秉政和杜文心的學生這一身份會不會讓皇帝懷疑自己呢?

無論如何,自己要據實向皇帝報告事情的真相。計定之後,蘇聖平趕緊書寫奏章,將泉州官軍的虛實、兩位主官針對海盜襲擾的應對措施、民團為何會轉道進入複興工業園、崇武遭受海盜襲擾等等情況向皇帝詳細報告,並讓蟲子加急送往江寧,拜托周秉政上交給皇帝。

奏章寄出去後,蘇聖平沒有把希望寄托在彆人身上,此次自己很有可能要成為被犧牲掉的棋子了,尤其是他清醒的認識到保下自己去追究兩位主官的做法和皇帝要推行的政策存在衝突。

工業園、科學研究院、商社和醬料工坊等等都不是問題,現在最需要安排的是民團。原先上報的民團數量可是隻有一千兩百人,現在可是多了兩千。如果自己被追究責任,一時之間沒有了帶領民團的名義,必然會帶來大麻煩。

遇到這樣的大事,可以商量的隻有朱強、蟲子、鐵錘和猴子這幾個老兄弟,就連陳繼平他都不敢信任,反倒是侯望樓、張文昌讓他放心。隻是鐵錘一來腦子不夠用,二來現在還在懊悔自己當初不該抗命,給蘇聖平惹了大麻煩,還需他來安慰,猴子和葉華雄一起去日本還沒回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