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三路齊進(2 / 2)

陳望曹文詔 風起明末 3216 字 2024-05-22

隻是麵容醜陋,生的一張翻天鼻,雙眼圓小,又是滿臉橫肉,毫無半點儒將風範,破壞了一切的氣勢。

不過饒是如此,卻是沒有人敢笑話高應登。

因為笑話他的人,無一例外都被他一刀砍翻,將肉剁了去喂其養的幾條寬背野犬。

高迎恩駐馬之後,三人也是一起駐馬。

高迎恩是高迎祥的胞弟,高迎祥如今勢力正值如日中天之時,雖未明說,但是諸營都已經是隱隱遵其為首。

高迎祥資格極深,昔日諸營都跟隨在王嘉胤帳下,那個時候高迎祥便已經是展露頭角,作為大將領兵一方。

而後王嘉胤被殺,其部被曹文詔擊潰,紫金梁王自用被眾人推為盟主,分設三十六營,高迎祥也是獨領一營。

而後一路輾轉,幾經波折,無論是打破中都,還是轉回陝西,眾人也都是在高迎祥的帶領之下。

如今高迎祥在軍中可謂是說一不二,一呼百應,應者雲集。

就是八大王張獻忠、老回回馬守應、曹操羅汝才等領兵眾多者也是隻能居於其下,與其合營,聽其安排。

三人雖然都是一營之主,但是也沒有怠慢高迎恩,甚至在決斷的時候也是以高迎恩為主。

高迎祥當時撤離關中之時,會盟之時約定先暫離關中,分三路尋覓糧草。

而後在七月之時三路齊進,攻伐關中。

“明軍這麼點人,也敢出營野戰,真是不怕死。”

一字王拓先靈遙望著遠處列陣以待的明軍不屑的笑了一聲。

進入了陝西之後,尤其是劫掠了平涼,他的勢力大漲,有九百精騎,馬兵四千,比起之前強了兩倍有餘。

高迎恩比拓先靈要謹慎的多,他審視著遠處邠州城下的明軍,辨認其旌旗。

城下兩支明軍,他認得其中一支,那支明軍就是之前一直吊在他們身後的左良玉麾下的昌平軍,但是另外一支卻是不怎麼認得。

高迎恩和李自成兩人都沒有認出曹文詔的旌旗,其實並不怪他們。

曹文詔原先打出名氣的時候,還是臨洮總兵官的職位。

崇禎七年被調入大同之後,再被叫入關內剿匪之時任為援剿總兵官,旌旗等等都換了一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