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員和女眷入得宮來,宴場熱鬨無比,不少人竊竊私語,討論的皆是這吳越國國君的風姿。
有人問可還記得當年任家二房家的養女是何模樣,可惜整個京城權貴圈中,竟無一人說得上來。
以前即使看重賢王府,那也未必看得上莊戶出身的任家人,何況是任家二房的養女呢。
這吳越國國君的身世當真是傳奇,未出閣的小輩中已經將吳越國出了一位女帝之傳聞傳了出去,無不感慨。
在吳越國的史書上,好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帝,她是如何能坐在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上,掌管著整個吳越國的子民。
比起這些小輩們的討論,年長的貴夫人想的又是不一樣的,她們說得最多的反而是這任家人當真是神奇的緊。
任家人明明是莊戶出身,為何一家老小都識字不說,還懂得行商做官之道,更厲害的是養出這麼多出色的小輩,便說當今聖上,亦是出自任家。
說起這事兒,自然就提到了任家這位臥病在床的老夫人了,這位當年是知州之女,卻下嫁給了莊戶,此女子亦是傳奇人物。
宴場外,顧彩芬看著宴場上各自討論得不可開交的權貴們,倒沒有急著入場,而是停下了腳步,問起身邊服侍的太監,“小應子怎麼傳的話?”
顧淑妃身邊的太監連忙答道:“聖上給娘娘留了話,宴席照常進行,不過皇上不打算參與。”
顧淑妃一聽,頗為意外,皇上私下裡準許吳越國國君不參加宮宴,沒想到如今連皇上也不願意參加宮宴了,要她一位嬪妃怎麼向這些官員交代?
太監再次補充了一句:“小應子公公跟隨皇上微服出宮了。”
顧淑妃明白了,皇上不參加宮宴,那是因為他去任家參加家宴去了。
顧淑妃想到皇上這些年的辛酸,歎了口氣,沒有再糾結皇上不參加宮宴的事,而是帶著下人浩浩蕩蕩地往宴場而來。
官員女眷這邊見到顧淑妃,連忙起身行禮,宴場也瞬間安靜起來。
屏風另一邊的官員們,也很快結束了話題,卻沒見皇上親臨,頗為意外,哪有嬪妃先於皇上入場的,除非……
顧淑妃先是叫女眷們起身,而後繞過屏風來到了眾官員的麵前。
這些官員看到顧淑妃,便已經證實了自己的猜測,果然皇上未來。
皇上不來就算了,吳越國國君呢?宮宴都要開始了,吳越國國君竟然也沒有來,這是何意?
顧淑妃在主位坐下,直接叫太監傳話開席,惹得底下官員不滿,哪知顧淑妃開了口:“今日宮宴不隻是替吳越國國君接風洗塵,還是兩國之交好的鑒證,各位,可是這宴席有不妥當?”
眾官員都有不滿,大多不太敢開口,終是禦史台的官員起身相問,為何不見國君和皇上?
顧淑妃卻是一臉風淡雲輕的答道:“皇上與吳越國國君是堂姐弟之情,自然久彆重逢,有說不完的話,至於宮宴,就不來了。”
顧淑妃這番話堵住了禦史台官員的嘴,幾人憤憤地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