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自古英雄多磨難 第17章 初遇挫敗(2 / 2)

由於薑嶽升是新人,而且很年輕,願意跟他乾的人並不多,最後他和史俊以及另外兩個剛畢業的年輕工程師共四人,組成了建築審美模型建模組。

薑嶽升的軟件開發經驗其實並不多,以前隻進行過一些關於機器人的小程序的編寫,搞大規模建模開發還是第一次,好在史俊是軟件工程科班出身,在這方麵彌補了薑嶽升的不足。

兩個月以後,電磁物理指標鑒彆組完成了代碼編寫工作,開始進入實施和測試階段,但是測試的結果並不理想,辨彆偽裝的識彆度不高。

薑嶽升他們人手少,進度慢了一些,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才完成了第一個版本軟件的編寫,開始進入測試階段。

他們找了一組機器人在實驗室裡安裝上新版軟件,然後把這組機器人帶到了上次的測試環境。

測試開始了,方案組的機器人開始按照任務目標向建築群內靠近,由於它們已經被升級了係統,具備了一些辨彆敵人偽裝的能力,所以,它們很迅速地發現了視野內偽裝的敵人,並及時發起攻擊,成功地擊斃了敵人,然後開始向縱深推進。

觀摩這次實驗的人很多,有人站在試驗場外圍,也有人跟在方案組機器人的後麵,大家都想看一看,新來的這個薑嶽升提出的新思路到底行不行。

方案組的機器人一邊推進,一邊消滅發現的敵人,整個隊伍已經進入到了密集建築群的中央。

處在這種複雜環境裡,非常考驗機器人的計算能力,因為隨著機器人自身的運動,周圍靜止的物體的構圖也會在機器人的大腦中不停地發生變化,環境越複雜、相對運動速度越快,對機器人的算力要求越高。

就在這時,跟在機器人後麵的薑嶽升發現了問題,他看見在一個殘破的牆壁上,有六個敵方的機器人疊羅漢站在一起,身體依靠牆麵站立,形成一個三米多高、兩米寬的偽裝牆壁,如果從遠處看,就像一麵被炸毀的斷牆一樣。他用肉眼一眼就看出來是機器人偽裝的,可是方案組的機器人卻分辨不出來。

來圍觀的其他人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薑嶽升意識到程序還是有問題,於是就向場景組示意,實驗暫停。

他急忙用專用終端連接上機器人,他發現,機器人確實把這塊偽裝的牆壁定義成了殘破的牆壁。

因為這個偽裝的體積足夠大,算法就把他歸類為實物牆體,也就是說,隻是利用建築物的比例來分辨真偽的算法還是有問題,或者說還不夠成熟。

“不錯、不錯!有進步!”

這時,組長從後麵走過來,伸手拍了拍一臉尷尬的史俊,“這說明按照比例來識彆的算法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的,隻是還需要繼續探索,我們也按照這個方向繼續走走,走不通了再說。”

“組長,我有個主意。”史俊兩眼炯炯地盯著組長道:“六個機器人疊羅漢的偽裝其實用紅外探測就能發現,六個熱源聚在一起,或者四個熱源聚在一起,我們就可以定義為可疑目標,對吧?”

“對!”組長一邊敷衍地答應著史俊,一邊在心裡盤算著,他覺得史俊的這個方法有些拚湊的感覺,不夠係統。於是又說:“我們都回去好好想想,一周以後再開個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