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2 / 2)

朱翊鈞走到他身旁,莫雲卿一手攬著他,一手沾了茶水在石桌上寫字給他看:“此‘枇杷’非彼‘琵琶’。”

袁福徵說道:“當時雲卿還取笑我: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儘開花。”

朱翊鈞養在深宮,哪曾聽過這樣的文人軼事,光是莫雲卿隨口作的兩句詩,就讓他耳目一新,實在有趣極了。

石桌上,莫雲卿用茶水寫的字跡還未乾透,一筆一劃沉穩矯健,線條醇厚飽滿,清峻豪邁。

朱翊鈞回過頭來,看著莫雲卿,這個人長得好看,字也好看,還會寫好玩的詩,若是他不出宮,哪裡能遇到這麼有趣的人。

莫雲卿又剝了一顆枇杷,送到朱翊鈞的嘴邊:“來,這是我昨日進京帶來的,小公子嘗嘗這味道如何。”

朱翊鈞咬了一口,果肉清甜多汁,帶著微酸,吃到嘴裡,朱翊鈞才想起來:“這個果子我吃過的。”

沒有什麼水果是皇宮裡沒有的,就算生長在南方,也會作為貢品送入京師。隻是皇上宮裡,愛吃的玉皇李常見,枇杷不常見而已。

既然吃過,朱翊鈞對果子就沒了興趣,反而對這個莫雲卿更感興趣。

他問莫雲卿:“你是江南什麼地方的人?”

莫雲卿笑道:“小公子可曾聽過鬆江府華亭。”

朱翊鈞搖頭:“沒聽過。”

莫雲卿又道:“今日在靈濟宮講學的大人,小公子可知道是誰?”

這個朱翊鈞自然知道:“是徐閣老。”

他看起來也就五六歲的年紀,竟還識得徐閣老,想來,莫雲卿方才對他“門第極高”的猜測應該是正確的,這莫不是哪位閣老家中的晚輩。

“徐閣老是我通家世伯,我倆今日被好友拉過來湊熱鬨。”

朱翊鈞沒讀過“通家之好”這個詞,但也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他們家和徐家世代交好。

朱翊鈞又問他:“你是來考試的嗎?”他想了想,莫雲卿長得這麼好看,如果他考上了參加殿試,自己肯定一眼就能注意到他。

可是,殿試那麼多人,朱翊鈞看了個遍,他不記得其中有莫雲卿。於是安慰道:“沒考上沒關係,下次再考。”

莫雲卿大笑:“我不考試,隻是來京畿遊曆。”

“不考試?”朱翊鈞皺眉,“是因為你不好好讀書,考不上,所以不考嗎?”

“哈哈哈~”一旁的袁福徵大笑,“小公子有所不知,雲卿可是鬆江府遠近聞名的神童。”

朱翊鈞聽過的“神童”兩隻手已經數不過來了,現在又來一個。

不過,他的小臉上滿是懷疑:“我不信!神童都要考試的,徐先生考了八次。”

莫雲卿不置可否:“我一次也沒考過。”

朱翊鈞問:“為什麼?”

“誌不在此。”

“嗯?”朱翊鈞震驚中帶著滿滿的疑惑,徐階、高拱、張居正、李春芳、袁煒、胡宗憲……他能數出來的文官,不是進士及第就是進士出身,至少也得是個同進士出身。

徐渭考舉人考了八次,七八十歲仍舊奮戰在科舉路上的大有人在。

他第一次聽到有讀書人說“誌不在此”。

“什麼叫誌不在此?”

莫雲卿道:“就是不想當官。”

“不想當官你想做什麼?”

“遊曆山水,詩詞文章,書法繪畫,這些都是我喜歡的。”

“不行!”朱翊鈞忽的站起來,“

我不同意!”

“……”

他這一嗓子,把旁邊兩人都驚著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莫雲卿不喜科舉業,怎麼還需要他同意?

但這小家夥生得漂亮又可愛,連蹙眉、嘟嘴也賞心悅目。大方得體,又不認生,可太招人喜歡了。莫雲卿和袁福徵非但沒覺得被冒犯,反而樂在其中。

馮保幾人就站在不遠處看著他們,聽見他這一嗓子,也沒弄明白,本來聊得好好地,怎麼又吵起來了。

袁福徵問道:“你為何不同意?”

朱翊鈞看著莫雲卿,義正言辭:“你長得那麼好看,為什麼不當官!”

“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人被他逗得前仰後合,莫雲卿道:“我的天,這究竟是誰家的小公子?實在有趣得很。”

朱翊鈞站上旁邊的石墩:“你們不許笑,我是認真的!”

袁福徵指著莫雲卿:“小公子,你可彆招他,他凶起來,目如老虎,聲如裂帛,嚇人得很。蕩平倭寇,威震東南的戚繼光戚將軍你聽過吧,都被他嚇得夜遁。”

“誰?”這次換朱翊鈞震驚不已,“你說戚將軍……誒?”

朱翊鈞聲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到了二人身後,遠處,大殿的轉角處忽然走出一個熟悉的身影。

朱翊鈞欣喜的揮著手大喊:“張先生!張先生!”

靈濟宮的正殿,講學仍在繼續。張居正實在聽得厭煩,好不容易找了個機會,趁著沒人注意,偷偷留了出來,想找個清靜的地方待一會兒,然後回家。

剛走拐過彎來,遠遠地就聽到有孩童的聲音,心中頓感不妙——這聲音有些耳熟,不確定,走近再聽一聽。

哪知道下一刻,不用走進,那孩子高高的站在石墩上,一眼就能瞧見,不正是他心中所想之人。

二人聽到他喊張先生,一同回過頭去。莫雲卿不認得,同在京城為官的袁福徵卻一眼就忍了出起來,連忙站起身,向張居正拱手:“張大人。”

張居正隻點了點頭,目光落到朱翊鈞身上。小家夥還站在石墩上,待他走近,便激動的撲進了他的懷裡。

張居正在心中歎氣,這小家夥愈發膽大,出宮不在裕王府老實呆著,出宮亂跑。這是他該來的地方嗎?

這是張居正最不想他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