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2 / 2)

嘉靖知道他是要顯擺,卻不動聲色:“看什麼?”

“看我的字寫得好不好呀!”

嘉靖果然認真看了看,不得不承認,短短十天,朱翊鈞的字,進步很大。

這種進步絕不可能是練出來的,一定是得到了書法大家的指點。

嘉靖問道:“那個徐渭教你的?”

朱翊鈞點頭:“是他教我的。”

嘉靖又問:“所以,你每日都去,是跟著他學書法去了?”

“不是的。”

“那是什麼?”

朱翊鈞放下筆,從椅子上下來:“我想讓他教我兵法。”

“兵法?”嘉靖麵色沉下來,“你出趟宮,都會給自己找老師了。”

朱翊鈞說:“他很厲害的。”

能被李春芳請來當幕僚,嘉靖相信,這個徐渭指定是有點本事的。

他又問道:“他答應了嗎?”

原本興奮的小家夥,瞬間低落下來,搖了搖頭:“沒有。”

嘉靖聽到他被人拒絕,又樂了,看向一旁的黃錦:“聽著新鮮,竟還有人不答應他的要求。”

朱翊鈞在宮裡,對任何人都是有求必應,皇上都寵著他,彆的人更不必說。

黃錦說道:“小主子身份貴重,他的講官都是由主子指派,不是什麼人都能勝任,還算那人有些自知之明。”

“不是的!”朱翊鈞反駁道,“他要回家鄉參加秋闈。”

“原來是個秀才。”

朱翊鈞又去拉嘉靖的手:“皇爺爺,如果徐渭答應了,你會讓他當我的老師嗎?”

嘉靖不假思索就拒絕道:“不會。”

“為什麼呀?”

“黃錦不是說了嗎?連個功名也沒有,如何當你的老師?”

在朱翊鈞心裡,徐渭還是很厲害的,書畫詩詞文章,樣樣精通。

但他也不打算和嘉靖爭辯,徐渭已經決定回浙江,那肯定就不能當他的老師了。

嘉靖看出小家夥有些失落,便摸了摸他的頭:“彆想了,朕已經為你尋了一位師傅,再過兩月他便進京來教你習武。”

朱翊鈞眼睛一下亮了起來:“真的嗎?”

“朕答應你的事情,哪一件沒做到?”

朱翊鈞撲過去抱著他的腰:“皇爺爺最好啦!”

嘉靖龍顏大悅,卻還裝模作樣的推他:“鬆手!鬆手!”

朱翊鈞抱得更緊了:“我最喜歡皇爺爺啦!”

“誒?”他忽然抬起頭來,“那是誰呀?”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

聽嘉靖的意思,這個人不住在京師,應該是駐守地方的某位將軍,朱翊鈞更期待了。

朱翊鈞陪著嘉靖用了晚膳,時辰不造,這才回到自己寢殿休息。

他今天一天跑了好幾個地方,也夠累的,早早的就躺上床,小腦袋一沾枕頭,就睡了。

第一日早上,用過早膳,朱翊鈞徑直來到書房。

徐渭送給他的幾樣東西正放在書桌上,朱翊鈞先拿起那副《墨梅圖》,展開來看了一眼,然後遞給馮保:“大伴,送給你。”

馮保驚訝道:“送給我?”

朱翊鈞點頭:“我知道你喜歡,所以就把他送給你啦。”

馮保伸手來接,朱翊鈞又把手縮了回去,十分為難的說道:“可是隻有一幅。”

馮保笑道:“殿下舍不得?”

朱翊鈞卻說:“萬化也喜歡。”

這時候,陳炬端著茶盞走進來,衝朱翊鈞笑道:“殿下想著我就夠了,讓我看看就好,我不要。”

馮保說:“我也不要。這副《墨梅圖》十分難得,殿下還是留著吧。”

朱翊鈞看看他倆,突然笑了:“下次再見到徐渭,讓他畫一幅。”

陳炬好奇:“殿下為何覺得還能見到。”

朱翊鈞說:“大伴說過,考過了鄉試,就要進京參加會試。”

馮保又問:“殿下如何知道他這次能考過鄉試?”

“我覺得他能。”

說著,朱翊鈞已經翻開了擺在上麵的那本書——胡宗憲所作的《籌海圖編》。

看了目錄朱翊鈞才發現,這不是一本書,應該是一套書,一共有十三卷,而徐渭給他的隻是卷一。

這一卷名叫《輿地全圖》。顧名思義,從遼陽到廣東,再到海外諸島,全是地圖。

朱翊鈞看了好幾天,實在看不懂。馮保隻能陪著他看,運用自己那點有限的地理知識給他講解,偶爾朱翊鈞問個什麼問題,他答不上來,小家夥不高興,他也犯嘀咕:“可我是個理科生。”

“什麼?”

馮保說:“我也沒去過。”

“唉~”朱翊鈞歎一口氣,想要放棄了,打算去看戚繼光所著的那本《紀效新書》。

馮保不想他半途而廢,於是勸道:“要不再看看吧。我想殿下若是對東南沿海的地形地貌、以及海上島嶼有了大致了解,看其他的兵書會更容易一些。”

朱翊鈞想想他說得也對,於是又堅持翻了幾頁,卻發現,越往後看,越有意思。

馮保忽然指著一處說道:“殿下看這裡。”

那是一些散落在海上的小島,朱翊鈞挨個把名字念了出來:“雞籠山(台灣)、花瓶山、彭加山、釣魚嶼、橄欖山、黃毛山、赤嶼。”

馮保的手指點在其中一個名字上,朱翊鈞又看了一眼:“釣魚嶼?”

馮保說:“這裡是我們的水軍防倭禦寇必到之處,也是浙江、福建沿海漁民前往釣魚嶼捕魚的漁場。胡總督將釣魚嶼及周邊島嶼、海域明確納入了福建省界。”

朱翊鈞聽不懂:“它有什麼特彆的嗎?”

馮保點了點頭:“對,它很特彆。”

“為什麼?”

“因為那些日本來的倭寇,他們想要強占這些島嶼和海域,說是他們的地盤。”

“那不行!”朱翊鈞一拍桌子,激動的站了起來:“這個釣魚嶼是我們的。”

馮保又說:“國家領土神聖不可侵犯,守護好我們自己的家園,不被外族侵略,是民族使命,也是國家尊嚴。”

朱翊鈞點頭:“我記住了。”

他說記住了,就牢牢地記在了心裡。直到很多年後,他把太祖高皇帝十五個“不征之國”的祖訓撕下來,就著點心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