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2 / 2)

秦嬪生了個女兒,隆慶想起來,他那一雙兒女還沒有封號。於是,挑了個良辰吉日,封朱翊鏐為潞王,朱堯媛為瑞安公主。

至於小女兒,先活過周歲再說。

這一日,廣東進貢的荔枝到了,隆慶讓人送了些到清寧宮來,運來的時候好大一筐,打開一瞧,其實沒有多少,四周放著保鮮的冰塊。

朱翊鈞嘗了一顆,還挺新鮮。又想到好幾日沒見到張居正,便讓王安取了一些,給張居正送過去。因為實在不多,都是皇太子嘴裡剩下來的,還特意囑咐,避著些其他人,親自送到張先生手裡。

王安很快回來了,朱翊鈞問道:“張先生喜歡嗎?”

?想看天予昭暉寫的《大明皇孫的團寵日常》第 147 章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王安卻道:“張閣老,病了,在直廬躺著呢,飯菜擱桌上都涼了,也沒動過。”

“病了?”朱翊鈞皺起眉頭,頗為擔憂,“太醫看過了嗎?”

“看過了,說是暑濕感冒,開了藥。”

“沒吃飯怎麼吃藥?”朱翊鈞思忖片刻,忽的站起來,“走,去給張先生弄些吃的去。”

他來到禦膳房,想著既然張先生病了,吃不下飯菜,那就煮碗麵吧。

聽了他的吩咐,尚善監的太監立刻去忙著煮麵,朱翊鈞卻挽起袖子:“我自己來。”

“煮一碗辣麵,張先生應該會喜歡。”

勁道的麵條做好了,加上高湯、香油、花椒、胡椒、生薑、官桂調味,一碗開胃的辣麵就做好了。

朱翊鈞還打了個荷包蛋,還想加些牛肉和羊肉。馮保將他攔下來:“張閣老病著呢,還是加些青菜吧。”

朱翊鈞從小就身體倍兒棒,極少生病,沒體會過吃不下飯是什麼感覺,什麼好的都想往張先生的碗裡加。但他聽勸,既然大伴說加青菜更好,那就加些青菜吧。

麵做好了,太監還給準備了兩道開胃小菜,朱翊鈞親自帶著食盒來到文淵閣。

他走到後麵的直廬,張居正正在書案後處理公務,朱翊鈞走過去,抽走他手中奏章:“生病了,怎麼不好好休息?”

"殿下……"張居正趕緊站起來,伸手要去拿奏章,“那是石汀六百裡加急送來的軍報。”

石汀是殷正茂的號。

朱翊鈞看向書案,瓷碗中盛著湯藥,他伸手試了試,已經涼了:“王安,你去把藥熱一熱。”

隨後,他合上奏章,拉著張居正來到桌旁坐下。陳炬打開食盒,一樣一樣端出來:“張閣老,殿下聽說你病了,親手為你烹了一碗辣麵。”

張居正看向朱翊鈞,心中五味雜陳,想說什麼,終是沒說,反倒激起一串咳嗽。

朱翊鈞趕緊拍著他的後背,替他順氣:“生病了也不回家休息。”

咳嗽稍有平息,張居正才回道:“國事繁多,實在走不開。”

朱翊鈞拿了一雙筷子遞到他手裡:“內閣也不隻你一個人呀。”

張居正接過筷子,卻沒回答他的話。內閣確實不止他一個人,但大小事務卻指著他一個人在做。本來身體就不好,還有操不完的心,可不就病倒了。

朱翊鈞說:“你先吃著,奏章我替你看。”

他又重新翻開奏章,快速瀏覽一遍:“總兵俞大猷領兵一十四萬,分七路進攻古田,韋銀豹率領叛軍奮力抵抗。我軍氣勢高漲,勢如破竹,先奪下牛河、三厄等險要之地,又連克東山鳳凰寨等地,叛軍節節敗退,已逃往潮水。

“下一步,俞大猷將會率領諸軍,直取潮水,捉拿韋銀豹及其同黨。”

這算是一份捷報,雖然調兵遣將,籌集糧草準備了大半年,一旦交戰,俞大猷和他率領的十四萬大軍倒是一點也不含糊,速戰速決,看來不出一月,就能徹底平定這場叛亂。

這樣一來,張居正懸著的一顆心,也能稍稍放下一些。

畢竟是第一次,但有一大堆太監從旁指點,朱翊鈞親手做的辣麵味道還不錯。

張居正實在是食欲不佳,努力的吃了一些,終究沒吃完。

朱翊鈞也看出了他的勉強,又按住他拿筷子的手:“我做的麵條雖然美味,但也不能多吃,一會兒還得吃藥。”

他如此體貼入微,張居正感覺比吃什麼靈丹妙藥都管用,鼻竅通了,呼吸也順暢不少,困重的腦袋也清明起來。

過一會兒,看著張居正把藥喝了,又催促他躺下睡一會兒,朱翊鈞這才離開。

出來的時候,路過一間屋子,聽到裡麵在爭吵。準確的說,是一個人在訓斥另一個人。

“你若乾不了,自是有人能乾,不如早些回鄉養老。”

這聲音一聽就是高拱,朱翊鈞實在好奇,挨罵的那人是誰,便扒在門邊,探出腦袋往裡張望一眼。

這一眼著實叫朱翊鈞有些吃驚,對麵站著的竟然是另一位閣老——陳以勤。

陳以勤比高拱年長兩歲,二人是同一年進士,也是同一年作為侍講侍讀進入裕王潛邸。

共事這麼多年,同為帝師,雖然高拱早入閣一年,但大家同為次輔,誰也沒比誰更高貴。

用這樣的措辭訓斥同僚,實在令朱翊鈞震驚。

他知道高拱獨斷專橫,一意孤行,卻不曾想,竟是霸道。訓斥內閣次輔,就跟訓奴仆一般。

朱翊鈞沒再王下聽,默默地離開了。出了文淵閣,他才搖了搖頭:“高閣老,真是不長記性。”!

天予昭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