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2 / 2)

張居正又道:“案子解決了,殿下是不是也該安下心來讀書了?”

朱翊鈞抽出一張紙,擺在書案上。張居正垂眸看去,驚訝道:“這是太祖高皇帝禦筆的《大寶箴》?”

“不是呀,這是我寫的!”朱翊鈞仰起頭,調皮的衝他眨眼,“不過是照著太祖高皇帝的字跡臨摹的。”

張居正說道:“此篇乃是,幽州記事張蘊古在太宗即位之初進呈的一篇奏章。”

朱翊鈞笑道:“這個張蘊古挺厲害的嘛。”

張居正以為他說張蘊古文章寫得好:“張蘊古博覽群書,善於文辭,通達時務,州縣聞名,自幽州總管府記事入調中書省。”

朱翊鈞卻說:“他在唐朝的時候,就知道我們大明啦!”

“???”張居正茫然的看著他,不知道他卻在說什麼。

朱翊鈞指著那篇文章,給他看:“這裡,他說‘大明無私照,至公無私親,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

說一不二,雷厲風行的張閣老,隻有在他的學生麵前才會露出無奈又無語的神情,仍是耐著性子向他解釋:“這裡的‘大明’指的是……”

“指的是太陽,也指日月。”

其實他什麼都知道,就是調皮而已。

張居正又接著說道:“此篇所講為君德治道,殿下不僅要臨摹,更應該理解與背誦。”

朱翊鈞把文章遞過去:“那先生就考考我吧。”

“……”

不久之後,帥嘉謨就被押送到了京城,現在詔獄關了兩日,沒有受刑,也沒有人審訊他,過了幾l日,又沐浴更衣,被人帶去了一個地方。

這裡處處都有重兵把守,戒備森嚴,帥嘉謨在前後左右眾多錦衣衛的押解下,穿過幾l道紅牆朱門,不用抬頭,他也知道,這個地方叫皇城,乃是整個帝國的核心。

他隻是徽州府歙縣的一名軍戶,因為家中有人從軍,而不必服兵役,讀了些書,癡迷算學,以此為生。

他甚至沒有考過鄉試,更不曾想有朝一日能進入皇宮。

入宮之後,沒走多遠又經過一道石橋,隨後再是三道宮門,最後才來到一處大殿外。

其餘錦衣衛退下

,帶頭的那個戲謔的看了他一眼:“候著吧。”

初夏時節,朱翊鈞練功出了一身大汗,剛沐浴更衣,喝了口王安送上來的梅子茶,劉守有從外麵進來了:“殿下,人已經帶到。”

朱翊鈞抬起頭來,眼睛亮閃閃的:“他長什麼樣,是不是看著特彆機靈?”

劉守有搖頭:“沒有的,看著有點呆,估計是詔獄關了幾l日,嚇傻了。”

朱翊鈞放下茶盞,站起來:“走,瞧瞧去。”

帥嘉謨在殿外等了一會兒,又被太監引進殿內,從始至終不敢抬頭,隻敢盯著自己的腳尖。太監讓他停他就停,讓他跪他就跪。

太堅斥道:“還不快向太子殿下行禮!”

帥嘉謨這才如夢初醒,顫抖著俯下身:“草民叩見太子殿下。”

隻聽前麵傳來一個稍顯稚嫩的聲音:“抬起頭來。”

帥嘉謨這才抬起頭,看到坐在正前方的皇太子。入眼先是一雙黑色皮靴,而後是杏色織金圓領袍,胸前的龍紋在祥雲的縈繞下栩栩如生。

最後,他才看清皇太子的容貌。

這哪裡是皇太子,分明是三清殿裡的仙童露了真身。

徽州府勉強也算得上與江南沾了邊,好看的人帥嘉謨見過不少,這麼好看的,確實頭一次見。

皇太子正衝著他笑,眉眼雋秀,目若朗星,像孩童一樣天真無邪,又如少年一般意氣風發。

“帥嘉謨,”朱翊鈞問道,“是你最先察覺了‘絲絹’稅的異常?”

帥嘉謨回道:“正是草民。”

朱翊鈞忽然說道:“你可知罪?”

“!!!”!

天予昭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