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2 / 2)

朱翊鈞又道:“我對這個‘一條鞭法’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方法還不是很清楚,先生關於此法的詳細文章,可以給我看看嗎?”

張居正看著他,目光裡滿是欣慰和讚賞:“當然,殿下對新政感興趣,臣等求之不得。”

朱翊鈞知道,其實內閣之中,積極推行新政的隻有高拱和張居正兩人,剩下那幾個,都想守著祖宗舊製安安穩穩的乾到致仕。事實上每一個政令背後,內閣幾人之間都經過一番激烈鬥

爭。

說了這麼多,朱翊鈞一問時辰??[]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早已過了午飯時間。他笑著看向張居正:“先生到直廬,就算他們給你留了飯菜,想來也已經涼了,不如留下來和我一起用膳吧。”

張居正退後一步,躬身道:“殿下,這不合規矩。”

朱翊鈞拉著他的手往外走:“我每次去先生家裡都要吃飯,先生在我這兒吃頓飯怎麼了?”

“清寧宮沒有那麼多規矩。”

“……”

後來,朱翊鈞和馮保閒聊的時候,又聊起高拱。朱翊鈞問道:“一開始,我覺得高閣老讓海瑞巡撫應天,是利用他剛直的性格針對徐閣老,後來,卻發現,他是為了讓海瑞在江南地區推行新政。”

馮保卻道:“這二者並不矛盾。”

朱翊鈞歎一口氣,望向窗外,光禿的枝乾上掛著積雪,沉甸甸的:“有時候我覺得他和我們目標一致,有時候又覺得不是這樣的,我都有些糊塗了。”

馮保搖搖頭:“殿下,人性本就是複雜的。這又不是戲台子上唱戲,好人壞人都用了臉譜顏色標記出來。”

“海瑞和嚴世蕃是兩個極端,也是個例。而大多數人,都是擁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們的行為,取決於他們的立場和利益。”

“立場決定觀點,利益大小決定動嘴、動手還是動刀子拚個你死我活。”

“不要試圖考驗人性,而應該洞察人性,通過製度去約束人性。”

朱翊鈞點點頭:“其實,你說的這些我都懂,隻是……”

隻是,他年紀太小了,對於人性仍然存在一些美好的幻想。

這些年來,他熟讀《四書》,自然也受到一些儒家思想的影響。

朱翊鈞放下手中的《禮記》:“我早就知道,這些書,看多了並無益處,人不可能讀聖人的書就變成聖人,否則還要《大明律例》做什麼。”

馮保豎起手指,抵在唇邊:“噓~”

而後他又問道:“那殿下想讀些什麼?”

朱翊鈞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韓非子》:“讀一讀這個吧。”

馮保笑著點點頭:“看起來似乎不錯。”

朱翊鈞問道:“大伴讀過這個嗎?”

馮保笑道:“讀過一點。”

朱翊鈞拉著他的手坐到炕上:“那你給我講講。”

馮保想了想,慚愧笑道:“我好想不太記得了。”

朱翊鈞說:“沒關係,你記得什麼,就給我講什麼,其他的我自己看。”

馮保說道:“令人恐懼比受人愛戴更偉大。一懦弱、二愚蠢、三懶惰。除三者之外一切皆是美德。”【1】

朱翊鈞從書中抬起頭來,露出震驚的目光:“你說什麼?”

馮保輕輕搖頭:“或許,我記錯了。”

朱翊鈞又道:“這好像說的是我的皇爺爺。”

馮保比他更震驚,驚訝於他竟然如此敏銳,立刻就明白,這兩段話,指的便是帝王權術。

他的皇爺爺的確是神經質帝王中的典型病例,裝神弄鬼保持神秘感,用這樣的方式操控群臣,平等的懷疑身邊每一個人,心狠手辣,說殺就殺,以此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力。

馮保不想議論先帝,而是從書架上又翻出另一本書:“不如,也順便看看這個吧。”

朱翊鈞低頭看去,那是一本《荀子》。

“……”

這一日,朱翊鈞在雍肅殿看到一封有趣的奏疏,來自欽天監監正。

根據欽天監的推演,就在正月,大明將迎來一次日蝕,隨後,不少朝中大臣上疏,乞求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