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2 / 2)

朱翊鈞說:“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戚將軍說這是殺敵最有效的武器。”

馮保心道:“那是你們見得太少。”

戚繼光說道:“但鳥銃也有諸多不便,工序複雜,使用起來相當麻煩,在實戰中,戰士們需要組成陣列,第一排射擊完畢,即可退後,第一排繼續射擊。如此,便可向敵人撲下一張持續不斷的火網。”

“不過,對於遠處的敵人,鳥銃的威力會大大降低。”

這很好理解,因為槍的精度有限,射程和威力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戚繼光又道:“而且鳥銃需要點燃火繩,若遭遇雨雪大風天氣,”

朱翊鈞問:“有什麼辦法能改進一下嗎?”

戚繼光道:“兵仗局一直在嘗試改造。”

“兵仗局是什麼?”

朱翊鈞知道兵仗局,也是遊太監掌管,專門負責造刀、槍、劍、戟、盔、甲、弓、矢等兵器,也負責造宮中所用的鐵器。

戚繼光收了鳥銃,與朱翊鈞邊走邊聊。又說起了戚繼光那封《請兵破虜四事疏》,朝廷暫時還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複,看起來戚繼光似乎也並不著急,呆在神機營反而有些隨遇而安。

朱翊鈞說道:“戚將軍放心,你的提議非常

好,我覺得朝廷一定會支持的。”

戚繼光笑著搖了搖頭,為此他可沒少去煩張居正:“我覺得呆在神機營也不錯。?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嗯!”朱翊鈞點點頭,“那些火器,確實很有趣。”

戚繼光笑道:“我的父親,曾經也是神機營副將。”

他的父親在他十六歲那年就去世了,也是同一年,他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名副其實的少年將軍,在登州衛時還沒有戚家軍,手底下一群老弱病殘。

朱翊鈞說:“戚將軍,你不會放棄吧。”

“當然不會!”

馮保跟在後麵,聽他們聊天,心想:改裝個火繩槍有什麼難的,算了我給你們造一把新的吧,讓你們看看什麼叫革命性的引燃結構和聯動裝置,高射程、高精度,大威力。

“大伴!大伴!”

“嗯……啊,在的,殿下!”

朱翊鈞奇怪的看著他:“你在發什麼呆呀,戚將軍要走啦。”

“好!”馮保回過神來,“戚將軍這邊請。”

“……”

馮保早就已經了解過,不光是神機營,其實大明各地的軍隊,單兵主要裝備的火器都是這種鳥銃。為了保證堅固耐用,射擊時不炸裂,槍管采用精鐵製作。十斤粗鐵才能煉出一斤精鐵。

如果大規模更換,軍費開支能掏空大明朝好幾年的國庫收入。

再說了,他要真畫個圖紙出來,以現在兵仗局的製造技術,未必能造得出,到時候說不得還有人來質問他,一個天天伺候皇太子的太監,怎麼會知道這些,他要如何回答。

所以,最理想的辦法還是先對火繩槍進行一些實用的小改動。

於是,他畫了一張現有的火繩槍的圖拿到朱翊鈞的麵前,說是要和他一起學習和討論,實則是引導他,按自己的思路,去發現改進的方法,順便在這個過程中,教他一些數學和物理知識。

朱翊鈞真的很聰明,稍微給他一點啟發,他就能發散思維,朝著引導的方向去思考,最終自己得出想要的答案。

過了幾日,戚繼光再來清寧宮,朱翊鈞把改造後的圖紙交給戚繼光:“這是我和大伴一起想出來的,也不知道可不可行,戚將軍看看吧。”

戚繼光展開圖紙,指著槍管上一個裝置問道:“這是何物?”

朱翊鈞說:“我和大伴都覺得在這裡裝一個這樣的東西,在射擊的時候會更準一些。”

說著,朱翊鈞又抽出另一張圖紙,描繪的是□□瞄準目標的角度,而中間多了一個框,正好把目標框在中間。

其實就是在槍口處加裝了一個準星。

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小改動,如何提高點火效率,減少射擊步驟等等。

戚繼光並沒有因為他隻是個小孩子而輕視他所說的,反而聽得非常專注,聽完之後收起圖紙,躬身對朱翊鈞抱拳道:“臣,這就去一趟兵仗局。”

朱翊鈞點點頭:“戚將軍去忙吧。”

看著他匆匆離去的背影,朱翊鈞也很高興,轉身就撲進了馮保的懷裡:“大伴!”

馮保摸摸他的頭,看得出來,能幫助到戚繼光,小家夥很開心。

其實,朱翊鈞能幫到戚繼光的還不止這些。

他一直關注著內閣對於那封奏疏的決定,也時常去乾清宮,詢問隆慶的看法。

隆慶一直知道兒子對此事上心,內閣與兵部也有許多支持的聲音,張居正也一直在為此事奔走。

隆慶很看重張居正的想法,之前張居正建議他將兵部侍郎由一人增加到四人,他就拍板同意了。

最在意的是高拱的看法,但高拱和兵部尚書楊博偏偏是最沉得住氣的兩個人。

既不說好,也沒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