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2 / 2)

朱翊鈞當然沒有順風耳,他隻是習武多年,內力日漸深厚,視力和聽力都比常人更好罷了。

隆慶看著兒子,又看向皇後:“朕今日就留在坤寧宮,哪兒也不去。”

太監哆哆嗦嗦的退下,不是畏懼皇帝,是旁邊那個十歲的皇太子太可怕了。

直到晚上,朱翊鈞才離開坤寧宮,他走的時候隆慶還沒走,看樣子今晚是不打算走了。

剛踏進清寧宮,他就喊道:“小野!張先生可派人來過。”

那名換小野的太監趕緊迎上來:“來過,送來個盒子,說是給殿下的,已經放在書房裡了。”

朱翊鈞快步來到書房:“點燈!”

書案上果然放著一個盒子,他迫不及待打開,從裡麵拿了個東西出來,舉到等下,歪著腦袋仔仔細細的看。

“大伴,這是個什麼?”他問馮保。

馮保湊過來看:“像個筆筒。”

朱翊鈞說:“就是個筆筒。”

說是筆筒,卻與普通筆筒不同,那是

一整塊白玉雕琢而成,筆筒的形狀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花瓣微微卷曲,燭光下散發著淡淡的潔白光澤,玉質瑩潤,凝若瓊脂。

朱翊鈞問:“這是什麼花?”

另一邊,陳炬也湊過來看:“這是木蘭花。”

“懋修弟弟送我的生辰禮,”朱翊鈞雙手托著筆筒,“真好看呀!”

陳炬笑道:“花以欲放未放時最美。”

朱翊鈞問:“為何?”

陳炬答道:“因為未見真容。”

朱翊鈞細細品味他說的話,不知在想什麼,而後又點點頭:“有道理。”

陳炬問道:“殿下可知道有哪些關於木蘭花的詩詞?”

“那可多了,”朱翊鈞趴在書案上,燭光映照在他的眼睛裡,閃閃發亮,“有個詞牌就叫木蘭花。”

陳炬笑著搖了搖頭:“詞牌隻是次的形式與調韻,卻不是內容。”

“我想想……”朱翊鈞一手托著下巴,“我知道了!”

“《離騷》裡麵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哎呀!可真是太漂亮啦!”

朱翊鈞對這個白玉雕木蘭花筆筒愛不釋手,把書案擺了個遍,哪裡都不滿意,還是擺在正中間最好。

馮保笑道:“殿下把它放這裡,明日怎麼寫字?”

朱翊鈞說:“明日寫字的時候再挪開。”

白玉無瑕,雕刻精美,造型獨特,構思新穎這筆筒雖然難得,但在宮裡未必就沒有比它更好的。

朱翊鈞如此喜歡,自然也和送筆筒的人有關。

沒過幾日,就到了世宗的忌日。正好也要過年了,本來也要祭祀祖宗陵寢,這種事隆慶自然不會親自去,於是,交給了寧安公主的駙馬李和,駙馬本來就是乾這個活兒的。

一大早,朱翊鈞就起來了,眼睛看向床邊,一團影子正要朝門邊移動的時候,他忽然撲上去,把那東西抱住:“彆跑!我今日要帶你去個地方。”

那正是霜眉,世宗曾經養的那隻貓。

世宗駕崩之後,霜眉就一直跟著朱翊鈞,但其實大部分時候,朱翊鈞都見不到它,也不知道它去哪兒了。

但它會在固定的時候回來看一看朱翊鈞,似乎看著他平安也就放心了。

生辰那日,朱翊鈞請求隆慶,他想在皇爺爺的忌日親自去一趟永陵祭拜。

隆慶沒辦法,隻能勉強答應。好在有李和陪著,對大臣說是皇太子代祭祖先,好些大臣上疏誇讚太子仁孝。

這距離可不遠,天不亮,朱翊鈞就抱著貓登上馬車,馬不停蹄趕到皇陵也是兩個時辰之後。

李和很不理解,這麼冷的天,要不是皇命在身,誰願意挨兩個時辰的凍跑到荒郊野嶺去。

皇太子不過十歲,這要是途中凍著他累著他,染了風寒,或彆的疾病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他就感覺心驚膽戰,趕緊派人去問太子要不要歇會兒。

皇太子的馬車寬敞明亮,鋪著厚厚的毛氈,還有暖爐。朱翊鈞天生不怕冷,抱著貓坐在馬車裡,對於李和提出的一切建議他都拒絕,隻想趕緊到達皇陵。

他人到了皇陵總不能隻祭拜皇爺爺,把其他祖宗都晾著,隻能跟著李和挨個祭祀過來,最後才到了永陵。

霜眉一直乖乖地呆在馬車上等著,直到來到永陵,它仿佛感受到了什麼,自己就從馬車裡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