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在房裡洗漱時,為了防止彆人突然闖進來,便讓穀翠在外麵守著。
這一次洗漱,她可是十分迅速的,隻是簡單的擦洗了一下身子,畢竟這裡是顏府,不是自己的院子,總會發生意料不及的事情。
與此同時,前去祈福的人已經來到了山腳下,山腳下的鋪子和攤販十分鼎盛,甚至還有一些支著攤子算卦,測姻緣的。
山腳與山頂的風光完全不同,寺廟位於山林之間,綠樹環繞,雲霧繚繞,顯得格外寧靜與神聖。
到達寺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寶塔和金碧輝煌的大殿。大殿前的廣場上,香客如織,煙霧繚繞。銅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清脆的聲音。
眾人恭敬地走向大殿,輕輕地將供品放在供桌上,然後點燃香燭,雙手合十,閉上眼睛,虔誠地向佛祖祈求。
她們在心中默念著願望,有的為家人祈福,希望他們健康長壽;有的為自己祈求,希望得到幸福美滿的婚姻;還有的為國家祈福,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每個人的願望都被認真傾聽,每個心願都寄托在那嫋嫋升起的香煙之中。
顏思秋與顏母並不例外,在住持的帶領下,參加了莊嚴的祈福儀式。
其實顏思秋不太信這個,覺得人應該把命運抓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神佛之中,更不是向往下輩子的幸福生活。
如果神佛真的有靈,那天底下又怎會有許多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當然這種事情主要是靠當朝的統治者,君主仁慈,減少不合理的賦稅,百姓自然安居樂業。
不過既然來了寺廟,那肯定不能做一些不合時宜的事,更不能違反寺規。
顏思秋在祈福時,還是非常認真的。
拜完主佛,添完香火,顏思秋又跟著自家娘親來到了送子觀音娘娘的殿中。
大殿之中的香客很多,香火更為旺盛,到處都彌漫著熏香的味道。
在向送子觀音菩薩祈福時,顏思秋並沒有說出想要孩子的事情,隻是簡單的祈求保佑顧清,以及家人的平安。
送子觀音娘娘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自然具有慈悲憐憫之心,保佑世人平安也是十分合理的。
在知曉自家娘親沒有留宿的意願後,顏思秋自然是高興的,這也就意味著待會就可以回家了。
坐上回程的馬車,顏思秋的嘴角仍然掛著笑容,她在想,顧清這會兒在乾嘛?是不是洗澡呢?還是說在院子裡發呆?
顏母見到這麼開心的女兒,也是打心底裡高興,“瞧你樂的,又想什麼好事了。”
“沒想,沒想。”
“我還不知道你,肯定是在想你家小相公——顧清。”
“娘,顧清她都喝醉了,我擔心一下不是很正常嗎?”
“正常,很正常,可顧清的酒早都已經醒了,你還擔心什麼?”
“要是沒醒,我才擔心呢!回家三天被灌醉了兩次,誰的身子受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