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五大宗門時常輪替,權力會跟隨時代不同各有高低,魏國每三年會展開一次比武,正道比文,魔道比武,然後再依照名次從新劃分權力,故而與眾不同,很是有趣。
而魏國帝王所指掌的曹魏劍宗卻超脫於江湖之外,主張有教無類,凡是天賦異稟之人皆可如劍宗門下,成為仙宗弟子,享皇室優待,除卻無法血脈傳承以外,可謂是一朝登頂人上人,故而為百姓所推崇,人稱仙宗皇室,萬道為尊。
相較於其他宗主而言,魏帝反而是最容易麵見的,其餘的宗門無時無刻不想著在有限的時間內,動用有限的權利建設宗門根基,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弱的想要變強,強的想要更強,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沒有一人會想偷懶。
修行是需要大量資源堆積的,而資源則掌握在有實力的人的手裡,想要變強就隻能通過不斷的進取,提高自己的宗門地位,從而得到更多資源。
而魏帝不同,他執掌著權利的劃分,自身就掌握著世間最大的權利,而天下英才又儘在仙宗,其餘宗門在怎麼修行又怎麼比得過仙宗弟子呢?
他們是天才中的天才,無一不是國之棟梁,在無限製的資源堆砌之下,修行之路可謂是一片坦途,日行千裡的千裡馬食用著豐沃的牧草,日行百裡便覺羸弱的凡種馬還吃著普通飼料,還要怎麼比,怎麼比都跑不過。
對於這種國家製度,夢醉暗讚一句天才,魏祖帝確實是一個天才,製衡權術可謂是登峰造極,最本質的一個國體,竟能讓人從中看出不少陰謀與陽謀的軌跡,確實妙不可言。
國家收攏人才,是陽謀,強大的武力鎮壓下,地方宗門安敢不從?
人才歸附也是必然的,因為隻有仙宗才是魏國人的最好歸宿,當你能入選仙宗的時候,你的地位就已經能與皇子等同,窮苦人一步登天,有背景的更是可以為此光耀門楣,同時為自己的家族帶來好處,更是沒有人會去阻止,這是互利共贏的局麵。
隨著時間的累加,仙宗越來越強大,凡宗越來越弱小,與記憶中漢武帝的推恩令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要說陰謀,那也是有的,魏國通過施行這樣寬容大度的國策,廣泛吸引周邊鄰國的青年才俊前來學習,在弱國接受強國教育的時候,也自然會受到強國的思想影響,逐漸產生出自卑心理,自以為的天才,在魏國猶如草芥,人家也有天才,而且資源比你更好。
這是一種精神文化入侵,從精神層麵戰勝彆的國家,同時培養歸屬感,讓魏國的主流思想能夠得到鄰國的認同,讓鄰國主動生起歸附之心。
這可不是夢醉的陰謀論,而是實打實的手段計謀,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歸附魏國的小國,近乎有九成都是在魏國學習後不戰而降,見微知著,可見手段不凡。
"你就是那個夢醉?"
"陛下認識我?"
"不認識,聽詰兒提起過,當初打算找漢帝要你來著,後來聽說你混的不錯,就暫且擱置了。"
"我想見小月兒。"
"現在?"
"越快越好。"
"那還得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