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變革
夢醉在上早朝之前,被張讓叫到了宮闈側道與少帝私下先見過一麵。
少帝表明自己的來意,有意支持夢醉變法,設立公塾,不過這件事情需要有其他的人為之兜底,這個人不能還是夢醉。
意思也很明確,就是說夢醉隻能作為提出方案的開創者,不能作為方案的執行者,這無疑也是對夢醉的一種保護。
執行者必然要身先士卒下到基層,底層地區必然不像京城這天子腳下的土地法規嚴明,早年的丹陽就是其中的最小縮影,底層是有可能會爆發武裝鬥爭的,夢醉的二品實力,實在無法讓人信服。
推行法政,必然不能像行軍打仗一樣,帶領這一支軍隊直來直往,頂多是領著一幫親信,以及一眾奴仆,這種情況下,完全無法保證夢醉的絕對安全。
夢醉明白了陛下的心意,也是不禁感動萬分,虧得他還以為陛下做了踐行理想道路上的叛徒,沒想到他親愛的帝王是在為他的人生安全考慮。
夢醉一時間欣喜加之著虧欠,羞愧得不知該如何作答。
少帝對夢醉現在的表現很是滿意,不枉她昨日思索了一天,才想到了這番說辭。
朝堂上不出意外,少帝的臨陣倒戈給了那些敢與夢醉作對之人最後一擊,朝堂上凡能牽頭者,全都歸屬在夢醉身後,韶漢朝堂首次做到了某種意義上的上下一心。
推行公塾製度的想法,夢醉本就不打算由自己進行,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這個重擔便落到了王琳的頭上。
這是他和王琳事先商量好了的,王琳能被吳王看中去,其人品實力都能算作上乘,夢醉相信他能把這件事情做好,要知道真正能改變國家命運的就隻有讀書人,知識改變命運,在任何一個事物或是集體上麵都依然奏效,因為它是真理,所以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絕對性。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讀書是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人們隻有有了思想,才有解放的方向,渾渾噩噩的百姓如何能解放自由,一旦失去了規則的束縛,這群人就會像脫了韁的野馬四處橫衝直撞,要給他們開智,要讓他們自己給自己製定規矩,我們稱這種規矩叫做三觀。
正常的有了三觀才能算得上是正常做人,人的自由必須要在規則之下,隻是這個規則可以適當放開,讓生活在規則裡麵的人能有更多自由的活動空間,但這個規則卻又不能完全舍棄,羊圈是束縛羊群的枷鎖,同樣也是保護羊群的圍牆。
可以讓羊過得自由舒適,但不能把羊放出去,否則羊會成為惡狼的一部分。
夢醉見過記憶中的現代繁華,憧憬著自己的國家也能像夢中的自由民主,但這無疑是一個極度漫長的過程,在他所處的這個時代,注定是看不到太陽,所以要傳承,要把希望的火種傳承給下一代。
薪儘火傳,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能得到神明的眷顧,提前知曉到偉大盛世的宏大圖景,夢醉無疑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