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推陳出新
囂張閒適的日子過夠了,夢醉在此步入朝堂,現在他可以名正言順的站在少帝的身側,沒有人敢忤逆帝王的權威,亦沒有人敢於夢醉作對。
夢醉象征著帝王的權柄,以及吳王的權勢,朝堂上的兩大勢力強強聯合,本就弱小的文官集團更加不敢放肆。
而且文官集團內現在也不是上下一心,除卻吳王、夢醉以及少帝各自埋下的暗子以外,很多較為年輕的官員,心思都整齊地倒向了夢醉。
年輕人是最有活力的一代,沒有見過絕望,大多向往光明,都希望國家能因為自己而變得更好,都想著能憑胸中所學一展胸中才情。
夢醉新興事物的代言人,所有向往美好未來的人,注定要歸於他的帳下,腐朽的社會需要革新,革新需要新事物的取代,朝堂中的老人也該下去了,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剛硬不悔改的人,注定要受到懲罰。
司空宰相在推行完新政以後,帶頭退居幕帷,憑借著推行新政所積累下來的功績,保定司空少衫成功的坐上了宰相的位置,在目的上他是取得了成功,但付出的代價卻不是一般的大。
原先由司空家總領的文官集團已經徹底崩毀,由於司空宰相勤於新政,自然無暇顧及己方的家族情感,在這等情況之下,其中最主要的四大家族離心離德,從貌合神離,徹底走向了分崩離析。
首先是王家,現任王家主王琳,本來就是吳王的人,作為文官之首自然不能與武官為伍,自然隻能舍棄,再是李家,在李家主接受均田製的那一刻,他便在沒有與勳貴為伍的可能,他動的蛋糕是在太大了,下至地主,上至王侯,沒有一個人的利益不受剝削。
在這場變革之下,唯一的收益者就隻有韶漢百姓,可百姓卻是在朝堂上最說不上話的人,沒有人理解一向精於謀劃的李家主為何會突然舍己為人,是否是他精通於蟄伏之道,匿身於黑暗之中,一直有在等待光明。
李家主的白發中,叢生出了幾縷青絲,以往冷漠陰翳的臉上也多了幾分和藹,人的心性是真可以從麵相上看出來的,以前見得還不真切,李家主的臉上格外明顯。
出去治理南疆水患的伏大人和董大人也回來了,由於治理南疆水患有功,現在兩人都是堂堂正正的三品大員,隻是他們沒想到初見還是官場小白的夢醉,此刻已經達到了他們今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救國救民,不隻在國富民強,朝堂風氣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一個混亂到無法做出合理決策的朝廷,他是於國有害的,夢醉無疑是憑借著一己之力,扭轉了韶漢政權敗亡的必然解決。
當然,這些都是外人的看法,隻有夢醉自己心裡明白,炎炎韶漢從來都不是一個病入膏肓的垂垂老朽,他是一隻正在裝死蟄伏的餓狼,他隻是餓了,並沒有出現真正的大問題,他在伺機而尋,他想要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