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王不解:“為什麼這麼說,不過是被人包圍了,大王帶兵衝出去就行,為何要在此時說這些喪氣話?”
蠻王無奈地笑了笑道:“瀟湘王,你跟隨本王這麼多年,何曾幾時看過本王說喪氣話?”
“本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按照道理來講,身為窮途末寇的我們,一旦被敵軍包圍,就不會再有生還的可能,按照約定我們已經輸了。”
瀟湘王不認同蠻王的觀點,正色道:“我不懂,您何時與人約定過了,我們現在明明還有一戰之力,為何要自甘墮落,受人俘虜。”
“臣知道您有您的德行,但是臣想說的,我們這些人既然還有一戰之力,就不能夠束手就擒,臣尊重您的理想,但請您允許臣等為您儘忠。”
蠻王看著瀟湘王,眼中滿是愧疚,作為臣子,瀟湘王無疑是做到了臣子的本分,作為帝王蠻王自覺是對不起這些臣子,他如何不知道那些被自己輸掉的臣子會懷有不甘,但他卻清醒地曉得這便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戰爭是要死人的,而大型的戰爭死的人會很多很多,所以在夢醉提出要公平對決定勝負的時候,他幾乎沒有多想便同意了,一是不認為自己會輸,二則是隻有這樣才能將百姓士兵的傷亡縮減到最小。
他現在是輸了,他的三萬士兵也都死了,但是這樣的傷亡卻是在他能夠承受的範圍以內,料想是真正的戰爭展開,死的人絕對不會就隻有三萬人這麼一點,那樣的數字將會更加可怖,而且結局也不會有任何改變,這才是他真正妥協的原因,因為他根本打不過!
蠻王本想是認輸算了,他早就意識到南蠻是沒有任何前景的,被大的國家吞並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漢朝是禮儀之邦,能落在他們的手上應該是最好的結局。
但現在他突然又想搏上一搏,手下的臣子都還沒有認輸,為何做帝王的率先屈服,這是不對的。
看著那一雙雙熾熱的眼神,他忽然驚覺是自己變了,他從以前那個滿腔抱負意圖振興蠻族的蠻王,變成了現在一個委曲求全經營謀劃的怯懦者,他失去了挑戰上天的勇氣。
我一直覺得有一句話說得很對,那些看不見未來的人,實則是已經看見過未來。
蠻王知道了自己終究會輸,所以他不想再去做無謂的犧牲,經過他的算計,現在這樣便是最好,每個人都能夠活著,蠻族將士身上沒有沾染到漢族將士的鮮血,等到將來依附漢朝時也可以少受一些欺辱。
多麼可悲的仁慈,勇敢不服輸的王,為了自己的子民而屈膝……
但現在他忽然又不想跪了,他口口聲聲說是為了自己的子民好,可他從始至終都沒有詢問過自己子民的意見,他的所有子民都想跪下嗎?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