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行軍(1 / 2)

投筆定江山 夢醉雲巔 3676 字 2024-05-16

第二百四十六章行軍

夢醉以為像現在這樣的繁瑣條令初次頒布,一定會引起很大反響,甚至可能還會產生軍隊嘩變。

可計劃進展的卻是異常順利,非但沒有刺頭帶頭搞事,甚至下級軍隊中連怨言都不曾聽過。

夢醉一度很是不解,直到後來才從齊銘瑄的口中得知,由於夢醉的新政改革,以及帶頭進行的禁煙滅毒行動,拯救百姓的同時,也幫助到了這裡很多將士的家人脫離苦海。

這些混跡沙場的將士們最重情義,通常是有仇必報,有恩必償,夢醉相當於是對他們有大恩,所以夢醉口中的話,被將士們奉為聖聽,不說是口口相傳,至少也是句句不忘。

吳王在見過夢醉的手段之後,也嘗試著用自己的親軍做個嘗試,可還沒進展兩天便怨言滿天,照理說吳王在軍隊中也是有著絕對統治力的,可真到了這個時候,卻不及夢醉的名望更有管控力。

隻能說夢醉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殊魅力,由他執掌軍中,禦下將士莫有不從。

天生將帥,這是吳王對夢醉的中肯評價,天生地長,非人力所能企及。

夢醉的軍隊士氣更盛,本隻有八千人的小部人馬,晨練時往往比吳王帳下的三萬親軍更有魄力,這還是夢醉不在,吳王親臨的情況下,若是角色互換,吳王覺得自己的這班人馬,可能會被比得落花流水。

少帝曾來過軍營視察,也是被夢醉的禦下手段驚得不輕,這些士兵的眼神她至今都還記得,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亮光,那是信仰的色彩。

她就比吳王要有覺悟得多,壓根就沒想過自己能像夢醉一樣治軍成城,也不詢問夢醉的訓兵基理,直接就讓夢醉兼任了禦林都尉,同時幫助訓練禦林軍。

鴻公將軍以及慕容長弓自然是跳出來帶頭否決少帝的決定,畢竟夢醉每每興起一分,對他們的威脅就更大數倍,若是有朝一日夢醉真正掌權,他們這些給他使過絆子,甚至差點將他徹底送走的人,又該如何自處?

不過這件事情的結局顯而易見,夢醉的治軍手段之高明自然讓他們無法反駁,與此同時,夢醉當初瀕死之際在天牢監獄中寫下的錦囊也被獄卒找到,裡麵的一係列新政計劃也被少帝提上日程。

此番錦囊妙計,是以臨死托孤的形式呈現出場,其意義本就不凡,再加上精妙無可挑剔,滿朝文武無一人提出質疑。

這次舉措,由李家主動認領欽差大臣之職務,親身踐行土地改革。

不過土地改革這種事情,涉及到絕大多數人的實際利益,實施下來完全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怨種工程。

就算朝堂上沒有人敢反對,但私下裡絕對不會有一人願意服從,因為是將貴族的血肉分與平民,這就是一個要持刀見血的事情,發生摩擦在所難免。

為何會是李家主?

因為割肉的刀必須得足夠鋒利,鈍刀子割肉更疼,而且刀都有可能會被割壞,同時也是因為李家主願意去懺悔,顧夫人體內的紅蓮業火,與業障相輔相成,因罪業可焚人生機,同理,若是以功業喂養,亦可反哺成聖。

公有製土地革命法,絕對是一個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情,隻是真理的踐行往往需要血淚的澆灌,如此李家主願意做這持刀的第一人,為天下更為自己的妻子。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