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火器工坊(1 / 2)

明末問鼎 東仙軒轅 4036 字 11個月前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建設,火器工坊基本成型,雖然還有一些圍牆和房屋沒有修建,不過已經不影響正常投產了。

在這段時間,劉山君也沒有閒著,既然馬一川不懂燧發槍的構造,劉山君隻好靠自己,這些天一直在回憶看過的後世書籍、資料,一點一滴的將回憶起來的信息記錄下來,並且整理成冊。

經過整理,劉山君對於燧發槍的打造也有了很深的了解,不過這天劉山君來到火器工坊,並不準備直接打造燧發槍,畢竟理論是一回事,技術操作是另一回事,技術上是需要一步一步積累的,還是先從火繩槍的打造開始吧。

同時,廣鹿島各旗將士也開始了大練兵,劉山君現在所憑借的,就是這些勇敢的將士,以及後世豐富的知識。不過對於訓練兵馬,劉山君並沒有全盤照搬後世的軍訓辦法,隻是接見了隊列、體能等項目而已。

廣鹿島練兵的主要辦法,還是嚴格按照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這兩本兵書進行訓練,實用的就是最好的,劉山君認為目前這是最適合自己軍隊的訓練手冊了。

眼下廣鹿島的各旗將士每天都是吃得飽飽的,又經過的體能操練,這些將士的身體條件已經比之前好太多了,劉山君不敢吹噓比擬此時的後金巴牙喇精銳,至少也比絕大部分的明軍兵卒強了。

所以,這段時間劉山君重點就是對各旗將士進行陣型的操練,畢竟在這個時代作戰,嚴整的隊列和嚴格的紀律才是最重要的,能保持嚴整戰陣的就是虎狼,沒有隊列,就是烏合之眾。在火器的火力達到一定臨界值之前,就算全員裝備了火器,也要依靠陣型的力量來發揮火力最大輸出。

戚繼光也曾說過:“開大陣,對大敵。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萬軍之中隻如一人,如此可天下無敵。”就是強調隊列與紀律的重要性,劉山君也是深以為然。

戚家軍考核士兵技藝的等級細分為九等,眼下劉山君手中的兵馬算是剛剛起步,沒必要分得如此詳細,於是便粗分為上,中,下,以及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樣的待遇與獎罰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還可與各旗小旗官平起平坐,見了幾名小旗官也隻需作揖,不需下跪。

中等技藝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隻能保證吃飽飯而已。而每次考核後,凡是不合格者,則要重打軍棍十下,累計五次不合格,或者是連續三次不合格者,要重打軍棍三十下,並且驅逐出軍伍之列。

劉山君定下以後每兩個月一考的規矩,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次原地踏步可以免責,二次原地踏步打五軍棍。三次原地踏步打十軍棍。五次以上原地踏步不進者,打三十軍棍,驅逐出墩軍之列。當然,如果每一次都是上等成績,那便不算是原地踏步。

而且此舉也擴大到各旗,各旗、各隊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的士兵占比超過半數,該旗的總旗官、該隊的小旗官就要受處罰。

在加強操練的時候,劉山君也知道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製定的考核標準並不算苛刻,是低於戚家軍標準的。不過劉山君相信,自己將來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支堪比戚家軍的強軍來,在這個亂世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經過幾天的推行,劉山君製定的這種等級賞罰製度成效很大,所有將士都有了很強的危機感,而且還將隊內每個人都視為了競爭對手,不過這種良性的競爭氛圍是劉山君樂於見到的。

古時的冷兵器作戰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為了鍛煉各人腰力,劉山君還吩咐工匠們做了一批石鎖,讓這些軍戶每天都要鍛煉數十下。不過刀盾兵與長槍兵的練習容易,火銃手的練習則比較困難。

就在劉山君督促各旗訓練的同時,火器工坊在北村村正秦雨的督促下,終於基本完工。

於是劉山君決定開始打造鳥銃,先是將冶煉工坊主事徐緬找來,吩咐冶煉工坊要立即準備一批優質鐵料,運送到火器工坊去,另外例如煤炭等其他物資也要運送一些過去。另外還將冶煉工坊內保存的一些鋼材也運了過去,隻不過馬一川看過之後遺憾的表示,並沒有急需的鋼芯。

接著,劉山君便在四月初八這天來到了北村外火器工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