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廣鹿島。
劉山君率部撤回廣鹿島之後,已經有幾天時間了,先是給傷亡部下發放了撫恤銀錢和海鹽,然後又從鹽場村招募了十幾個軍戶,補足了包天順、李傲兩隊人馬。
接著,劉山君便待在海鹽工坊盯著海鹽的生產。
現在海鹽工坊已經從鹽場村招募了一百六十人,其中除了山下村的三十壯婦外,剩下的一百三十人都是鹽場村的壯婦,這些人日夜勞作,半個月的時間海鹽工坊一共生產了一萬四千多斤海鹽,加上之前八月底的存貨,目前劉山君的手中有海鹽一萬五千斤左右。
眼下廣鹿島上的男丁都是“稀有資源”,耕種和從軍都需要男丁,工坊方麵的勞力,劉山君隻能暫時讓這些壯婦出馬了。不過劉山君給這些壯婦開出每人每月二兩銀子的工錢,還管飯、管住,這樣的待遇已經是非常好的,所以即便製鹽很累,這些壯婦也能咬牙堅持,根本沒人抱怨,反而對劉山君感恩戴德。
“大人,目前鹽場村的分地安置事宜已經全部完成了,不過現在農時已經過了,鹽場村也隻能靠著海邊打魚過活,等到來年春天再進行耕種。”
“另外按照之前山下村的章程屬下將鹽場村的軍戶情況進行了統計,全村可以征召青壯一百五十二人,除了已經補充到軍中的十二人之外(有一士兵傷殘,十一名士兵陣亡),剩下的一百四十名青壯隨時可以編入軍中。”
在海鹽工坊內,裡正董正明在向劉山君稟報近來的事務,劉山君笑著說道:“現在咱們廣鹿島人口多了起來,已經有了三個村子,裡正也忙了起來,我看可以從山下村、北村、鹽場村選拔一些可用之人,供裡正調遣,也免得裡正東奔西跑的。就不知道裡正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董正明說道:“屬下也沒太注意,這段時間太忙了,回去之後屬下便開始物色人選,然後報給大人定奪。”
劉山君說道:“我看可以這樣:裡正挑選幾個合適的人選,最好是能認得幾個字的。山下村、北村和鹽場村各設置一個村長,負責村子裡的日常管理。另外設置一人管理軍戶卷宗,再設置一人管理稅收錢糧之事,裡正負責總體把關。”
“裡正先挑選人選,具體的事情,等到人選挑選好了,咱們再具體商議。”
“是。”
現在廣鹿島逐步壯大起來,劉山君也不可能指望四個小旗官外加董正明就全都乾好,必須要提拔一些人才。
當然了,劉山君明白在小小的廣鹿島不可能有什麼經世之才,隻要能夠聽令辦事就好。
“先讓董正明選人吧,搭一個草台班子也好,免得各種事情都壓在幾個人身上,不利於分權,也容易誤事!”
劉山君心中暗暗想著,隨即對董正明說道:“過幾天我會派人去皮島,與東江鎮交易這批海鹽,裡正先在鹽場村住幾天,帶人準備入庫錢糧吧。”
董正明笑著說道:“是,隻是這海鹽工坊的收入,應該算是大人的私產,還是軍中錢糧,還請大人明示。”
劉山君想了一下,說道:“就算是軍中錢糧吧,與軍中剩餘的錢糧一並入賬。將來有人了,我準備讓專人負責錢糧這塊,免得裡正的擔子太重,裡正還是捏總比較好。”
董正明明白劉山君是要重用自己,臉上也掛著笑容,抱拳說道:“大人放心,屬下忙完眼下的事情,就在各處搜羅可用之人,一定為大人多找到些人才!”
隨後劉山君送走了董正明,便派人叫來了田毅。
此時田毅不但率隊駐紮在海鹽工坊,而且還兼任海鹽工坊的主事,盯著這邊的生產事宜,算是一身雙職了。
“大人。”
田毅進屋之後抱拳行禮,劉山君問道:“海鹽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田毅說道:“按照大人的要求,這段時間屬下帶人準備了許多木桶,並且用魚膠進行了密封,每個木桶裝海鹽三十斤,一萬五千斤海鹽一共裝了五百個木桶。”
隨後田毅笑著說道:“為了趕製這些木桶,鹽場村的人出了大力,現在他們做木桶的手藝都練出來了,我估計他們做的木桶都能直接拿去賣了。”
劉山君笑著說道:“那就好,你今天就帶人準備好,咱們這邊有漁船十五艘,已經是咱們廣鹿島全部漁船了,你帶著你這隊兄弟,兩天之後前去皮島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