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談判(1 / 2)

明末問鼎 東仙軒轅 4653 字 2024-05-20

劉山君眼見己方被包圍,當即表明身份:“下官原是旅順堡下轄總旗官,大軍戰敗後,率部突圍成功,撤到了廣鹿島暫時駐紮,今特來向上官報備,不知將軍尊姓大名?”

那將領微微皺眉,顯然想不到還會有潰兵從旅順方向撤出來,於是說道:“我是中軍參將李德順。你說是旅順堡的總旗官,可有憑證?”

劉山君隨即將自己的腰牌拿了出來,李德順查驗之後,便說道:“你們全部繳械,這十幾個兵丁先到碼頭營房去待命,你這個總旗官跟我去中軍。”

劉山君應了一聲,便讓張明德、孔四海、趙楚、許老三、左餘等十五名老兵放棄武器,然後跟著東江鎮的兵馬過去,自己在李德順等人的監視下,來到了皮島內部。

如今的皮島上,再也不是猛將如雲、精兵環聚的景象了,經過多次的兵變和內訌,現在的東江鎮上下是既無良將、又無精兵,一派蕭瑟的景象。

其實皮島原名椵島,又稱平島、稷島,據說毛文龍上島後,因自己姓毛,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將該島改稱“皮島”。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島上多椵樹(椴樹),而該樹在朝鮮俗稱皮樹,所以又叫“皮島”。此外很多中國書籍和地圖將椵島之“椵”字寫為“椴”,亦為訛誤。

皮島橫約八十裡,就在鴨綠江口,與朝鮮本土隻一水之隔,水麵距離隻不過相當於過一條長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鮮的宣川、鐵山。

而到了此時,皮島上麵的人口已經不複當年之盛,劉山君一路走來雖然也途徑了幾處村子,但是這些村子都很蕭條,人口也不多。

“曆史上記載,皮島上人口眾多,至少有幾十萬人!現如今卻是這般蕭條,估計這幾十萬人口也所剩不多了。”

沒有了龐大的人口支撐,沒有了精兵強將的守衛,東江鎮也如同此時的大明帝國一樣,日暮西山了。

劉山君心中歎息一聲,與參將李德順一行策馬來到皮島中央,進入了一處堡壘之中。

“這裡便是中軍了。”

原本毛文龍在皮島上修建了多處堡壘,現在大部分都已經荒廢,隻有沿海的一些營壘還有兵力駐紮,以防備後金軍的進攻。

而在島內,也隻有剩下這一處堡壘而已,畢竟以此時東江鎮的兵力而言,再多的堡壘也沒有意義,區區五千人馬根本防守不過來。

此時劉山君下馬,這李德順對自己不冷不熱的,也看不出什麼端倪,隻好跟著李德順來到堡壘內的總兵府。

“你在這裡等著!”

“是。”

劉山君在門口等了片刻,李德順便走了出來,說道:“總鎮在裡麵等你,一會兒問你什麼就答什麼,不要亂說話!”

“是。”

劉山君隨即進入總兵府,一路來到正堂。這處總兵府並不大,應該是臨時改建的。

劉山君進入正堂,見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身穿便服坐在正上首,另外還有幾個武將分坐兩旁。

李德順抱拳說道:“啟稟總鎮,來人帶到!”

“這就是沈世魁了!”

劉山君先是叩拜行禮,沈世魁淡淡的說了一聲“起來吧”,劉山君便起身待命,同時也打量了幾眼。

隻見沈世魁身材高大,麵容沉穩,眉宇之間很是淩厲,但是又透著一絲狡黠,應該是一個心機深沉之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