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弼一行人從中間通過之際,囚車裡的小哈木耳難免受到了一眾幽州百姓的注視。
也不知道是誰打了個頭,隨著第一塊拋向小哈木耳的石塊砸在囚車上發出一聲悶響,就仿佛連鎖反應一樣,百姓們紛紛從周圍搜尋稱身的家夥兒,罵罵咧咧拋向害得他們流離失所的罪魁禍首。
溫良弼見狀隻是定睛看了片刻,發現百姓們拋投的大都是小石塊和土塊,隻是為了泄憤,並不會對小哈木耳造成生命危險後,不但沒有阻止,反而有心放慢了些速度。
他這麼做,也讓榮百戶對禦前衛增加了幾分好感之餘,趁機在通過關口的時候,讓幾個兵卒混入幽州關兵卒隊列,等他們通過之後好帶著一路上的記錄返回幽州城。
用了一炷香的時間通過幽州關,前邊的官道再次通暢起來,一行人也不再耽擱,快馬加鞭奔著京都而去。
溫良弼帶著小哈木耳還沒返回京都呢,幽王率部大破韃子圍兵,不但反手殲滅韃子大部,更是生擒了小哈木耳的消息,已經在京都傳誦開來。
隻不過,這消息擴散出來的始作俑者,顯然沒存什麼好心思。
街麵上也好,各自家中茶餘飯後也罷,但凡提及幽州大破韃子一事,無一不是持調笑態度。
這些個天子腳下既高傲又愚昧的人兒呀,一來不相信區區韃子竟敢揮師犯邊,二來更堅信當年癡癡傻傻的六皇子,即便去了幽州當了什麼幽王,那也自然是個癡癡傻傻的瘋王。
突然有人跟你講,你所熟知的瘋王,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威風凜凜戰績彪悍的大將軍?
呸!誰信呢?
幽王在京都的產業不小,涉業人員更是多達數百,這個用人規模放在封建王朝已經算是一方勢力了。
大掌櫃從街麵上聽聞這些詆毀幽王的傳聞後,本來是怒發衝冠,準備讓人好好查查幕後擴散消息的真凶來著,可是轉念一想幽州打出來的彪悍戰績本就是真的!
溫良弼已經率領禦前衛前往幽州核驗了,隻需要等溫良弼將那小哈木耳押解回到京都,任何詆毀和謠言都會頃刻間土崩瓦解!
不但如此,到時候人們還會因為驚奇和一絲絲的愧疚,對幽王的觀感大為好轉。
如此一來,大掌櫃非但沒有讓人製止風波擴大,反而暗搓搓找了些從幽州帶來的鐵杆心腹,將詆毀幽州的消息進行分類羅列後,挑了最為荒謬最容易被反轉的幾條消息,派人在坊間多加編排。
這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這麼可笑。
許是一麵倒的輿論讓幕後之人得意忘形,也或許是那人本就腦子缺根弦,親自編排出來的謠言,把自己也騙了過去。
朝堂上,這般蠢貨還有不少,竟是不管溫良弼尚在核驗,急不可耐在朝堂上參了遠在幽州的趙慶一筆。
建帝本來還饒有興趣的聽著堂下百官如何羅列罪名。
可他聽著聽著,有些繃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