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不一樣的江南(2 / 2)

就好像侯府主動隔離了整個江南,頗有些遺世而獨立的意思。

二月十八的早晨,李讓剛剛從床上爬起來,侯府便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王行舟,這位自去年顧氏晚宴過後就再沒和李讓打過照麵的揚州刺史,攜帶今日早間回歸州府的文吏親自登門求見。

李讓雖然有些奇怪這位刺史大人來乾嘛,但仍然是選擇在客廳接見了他。

二人相視而坐,李讓打了個嗬欠,慵懶的朝侍立的侍女吩咐道:“來人,設宴!”

李讓話音剛落,王行舟便立即搖頭道:“李縣侯,本官今日此來,乃為報喜而來,待會兒回到衙門還有公務,這飯就不吃了。”

“既然王刺史說不用了,那就不用了,先上點早餐吧。”

王行舟拒絕,李讓也不跟他客套,大早上的,他也不想喝酒,更不想吃些油膩的東西。

王行舟也不墨跡,從身後的小吏手中接過一冊賬簿。

“侯爺,這是揚州府衙這些日子走訪江南各地,對第一季稻子產量進行的預測。”

李讓接過賬簿認認真真地翻看了一遍,不由得對王行舟投去一個讚賞的目光。

他不得不承認,就拿如何做事這一特性來說,世家子弟確確實實對寒門子弟有著碾壓性的優勢。

就拿揚州刺史府記錄的這一份數據來說,記錄是隨手而記,但其詳細程度完全可以當作留存的檔案來用。

抽查田畝的投種數量,稻種的生長周期,植株數量,預測產量,乃至於生長條件全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甚至精細到了哪一天下雨,雨量多大,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持續了多長時間。

大唐重農桑。

但即便是大唐司農寺,或者戶部下轄專司農業的農業司,都很難拿得出這樣一份詳細的數據。

見李讓已經看完,王行舟繼續說道:“侯爺,目前第一季稻子已經趨近於成熟,到了可以收割的時候,一百一十萬畝水田,都是天字號的農田,除卻各類損耗,本官預計產量在兩百萬石左右,這兩百萬石糧食,不知侯爺作何打算?”

李讓道:“第一季收成除卻種糧之外,剩下的皆留作百姓的口糧,朝廷那邊,待年底後兩季糧食收割,自會派人前來轉運。

另外,本侯自真臘國內購買的幾批糧種也即將到達江南,到時候還需王刺史帶人將進口稻種與新種混合育種。”

“行,李縣侯可還有什麼要交代的事情?”

“沒了,暫時就這麼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