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鑒賞(2 / 2)

李讓作為陸德明名義上的弟子,首先親近自己的老師,於情於理,他們都挑不出毛病來。

更何況陸德明作為當世大儒名聲在外,眾人之中本就是他的名望最高。

顧玖身為此間主人,更不會有什麼意見。

《水府圖》是顧家先祖所作不錯,但落到了彆人手裡那就是彆人的,彆人想給誰看就給誰看。

作為千年世家,這點氣度他們還是有的。

不然顧氏也不會特意在請貼上注明要將《水府圖》請回祖宅供奉。

這個請字,本身就是一種氣量。

說得直白一點,若是顧氏不是什麼講究人家,就算直接要求李讓歸還,從法理上也說得過去。

鑒寶大會開始,一群人靜默下來,目不轉睛的盯著陸德明。

陸德明則是忽略了所有人好奇的目光,整個人全身心的投入了鑒寶的過程。

顧愷之世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才絕和癡絕。

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

其作畫,意在傳神,最重“遷想妙得”、“以形寫神”,乃是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最首要的奠基人。

他的《水府圖》在一生所作之畫裡,談不上最驚豔,但亦深藏其書畫寫意傳神之真意。

李讓帶來的《水府圖》雖隻是臨摹本,但卻是出自顧愷之嫡子顧縝之手,就算不得原本十分真意,至少也有十之六七。

否則以顧氏嚴謹的家風,豈能讓殘次臨摹之本流傳出去壞了顧愷之的名聲。

正是因為如此,陸德明看得很仔細,他也不得不仔細。

這樣的東西,即便是江南世家世代傳承未曾斷絕,也拿不出來多少。

不是沒有,而是太難保存了。

不管是紙張也好木軸也好,想要保存幾百年不腐壞,要投入的財力物力絕對是難以計數的。

陸德明一邊看,不時地還伸手撫摸一下畫作的表麵,尤其是落款的印章,更是來回摩挲了好幾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