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後記(2 / 2)

春不曉 薑澄 7703 字 2024-05-15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在看完大結局之後又回去看前麵的夢境章節的,可以采訪一下你們在看到一些情節時,會不會和第一次看時有一些不太一樣的感觸。

當看到玉嫻不自覺地呢喃出“是......夢嗎”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她們聊到最重要之人時,說出的“你早已是了”是什麼樣的感覺。

看到小古人隻身來到現代,像一張白紙一樣需要陸懷從最簡單的事開始教起時,會不會也聯想到現實中的玉嫻也會像個孩子,需要陸懷悉心照顧,甚至是重新開始學習生活知識。

她們一點點適應著、經營著生活,柴米油鹽、飲茶剪花、工作出遊,聊愛情、聊生死、聊過往、聊未來,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不僅是夢中的她們,也是現實中她們的生活呀。

住院部樓下的梅花,成了院子裡的梅花。

現實裡身為老師的玉嫻,夢裡也殊途同歸,成了老師。

因為研究過唐宋文學,因為曾和最愛的人準備過婚服,所以夢中讓自己成了從宋朝而來的姑娘。

老人的身邊總是老人居多,所以夢裡的陸懷,身邊也總是圍繞著老人,充斥著病痛、死亡與離彆話題。

喜歡咖啡,喜歡麵包;因為愛人說喝茶比喝咖啡要健康,她就一直記著喝茶......

還有大理,那個魂牽夢繞的定情之地,她知道自己此身沒有辦法再去了,所以就在夢裡完成了這個夙願,兩人再一次在洱海的見證下,定情求婚......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就不一一列舉啦!如果你們會再看的話,說不定還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細節。

(在夢的設定裡,我還有一些小私心做了一條暗線,就是關於入夢-淺夢-深夢-出夢的線,對應可以感覺到,從一開始陸懷單一的視角,慢慢地玉嫻的視角也加入進來,從一開始的懷疑身份到後來逐漸相信,從玉嫻一個什麼都不會到現代知識逐漸豐滿融入,夢境越來越真實,人的情感越來越濃厚......直到後來,夢裡的感知與現實的感知有了連通,身體、病痛、場景交織,夢境逐漸分崩離析,將要夢醒之時,視角再次回到了單一的陸懷身上,玉嫻消失了......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意思,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哈哈哈!)

04關於結局

因為之前有小夥伴擔心這是悲劇,所以3月的時候發了一條圍脖,大概告訴大家這篇的結局不會是一個純粹讓人感到痛苦的結局。所以看完之後,不知道大家覺得我說的對不對呢哈哈哈。

結局我給的比較開放式,我在看大家評論的時候就大概看到了幾個想要的答案。1陸懷在送完玉嫻最後一程之後,一邊緬懷著愛人,一邊再次踏上了新的路程。2陸懷投河殉情,在瀕死之際,產生了見到玉嫻的幻覺。3陸懷也穿越了。

在我這裡,主要還是偏向於1和2的。

1是基於玉嫻最後留給陸懷的那封信,玉嫻希望的是,自己死後陸懷能夠繼續安穩地走完一生,留足安享晚年的錢,與朋友多相交,如果最後實在生活不便,就去好一點的敬老院或是請保姆照顧......陸懷可能會選擇這個,因為這是玉嫻願望,她會聽話。

至於為什麼那條古道、那個身影會與夢境中的小古人有重合,是因為在生前最後一段時光裡,其實玉嫻也會向陸懷傳訴她夢裡的故事,所以在這裡,現實和故事出現了短暫的幻想交織。

2這個也是有跡可循的,大家還記得夢境中秦家兩個老人的故事嗎(這一點我看評論裡也有人想到了!)阿婆走後一個月,阿爹投河自儘了,當然秦家和現實中玉嫻陸懷是不一樣的,但作為夢境的投射,玉嫻潛意識裡覺得,如果自己死了,陸懷會不會也......

包括結尾陸懷在河邊坐了那麼久,其實也像是一直在做心理準備,最後在黎明破曉之際,選擇投河,所以這個結局是有道理。

05關於if線

我看大家的評論留言,說還想回到夢裡,想看乖乖和小古人的if線故事,其實怎麼說呢,在我心裡乖乖和小古人還不算是if線,如果說夢境是投射,那麼其實夢裡的每一重感情都是陸懷與李玉嫻的if線。

陸懷和秦祈姐姐,李玉嫻和鐘可瑩,兩條青梅線,明明是更早的遇見,卻是錯過的、終觸不可及的少時歡喜;

秦家阿爹阿婆的老來相依,生兒育女無享天倫,是非對錯,最終在一死一殉情裡泯然一生;

覃萱和葛書洺,從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一見鐘情,到伺機等待有意接近,你走一步,我退兩步,你退一步,我心有不甘追一步,明明昧昧,糾糾纏纏,誰也不知道她們到底還能不能修成正果。

這些結局,可以說都是李玉嫻和陸懷的if線結局,也恰恰是她們彼此的互相奔赴,讓她們無論是在現實還是夢境裡,無論是故事的開始還是結尾,都堅定地認定彼此,而非錯過呀。

所以說,雖然相信任何情緣都是命中注定,但依舊要分外珍惜,要一生經營,不然的話可能就會人生的某一個節點,突然走進了無法繼續同行的旅途了......

06一首歌

我個人還是蠻信緣分的,就是會在特定的時間,經曆過特定的事,遇到一首歌,可能但凡早一點或是晚一點,都不會有那麼大的感觸,但恰恰是在某一刻,遇到的時候,覺得豁然開朗,覺得怦然心動,覺得好像自己所經曆的一切,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刻。(人也是一樣)

就像在寫這篇的途中,我有一天突然聽到了王菲的《如願》,聽到那句“你是我之所來,也是我心之所歸,世界所有路都將與你相逢”的時候,我突然被擊中了,雖然這首歌的故事與我的故事是不一樣的,但我還是很感動,像是找到了某種共鳴,淚流不已,“而我將愛你所愛的人間,願你所願的笑顏,你的手我蹣跚在牽,請帶我去明天。”

我想或許,李玉嫻走後,可能陸懷還是會好好活下去的,帶著愛人的那份期許,好好愛著已逝的愛人,愛著自己,愛著人間,去儘力完整屬於自己的詩篇吧。(如果玉嫻真的在奈何橋上等乖乖,結果自己前腳剛到,後腳乖乖就跟著來了,玉嫻可能要生氣的哈哈!)

07告彆

這篇還沒有寫下完結的句號,看到已經有小夥伴在期待下一篇了,再次感謝大家的喜愛,但我還是心有不舍地要告訴大家,可能(暫時)沒有下一篇了。

其一原因是,我也暫時沒有想到自己想寫的內容吧,可能還是需要再好好生活一段時間,積累一些東西,有更多的體悟和思考,再來決定寫什麼啦!

其二原因是,大家應該也有感覺到,寫《春不曉》期間,我的更新頻率明顯比寫前兩篇時慢了,從隔兩天更到隔四天,有時候還會突然加班出差然後鴿大家,真的心裡很過意不去,生活上有一些小變動,身體也經常會出些小毛小病來添亂之類的,所以我想還是先給自己一些時間休息,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啦。

最後,希望我愛的大家們也能勞逸結合,多多感悟生活美好,無論是有戀人還是單身,還是與家人朋友相伴,都好好好生活,好好吃飯睡覺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