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我就對咱爺說了幾句話,我說爺你彆著急,我知道你是心疼我大伯和二伯。我大伯害我二姐的事,我們家早就知道了,這要是換做了彆人,不管他是誰,我們都不會饒了他的!可是事情發生這麼長時間了。我們家也沒去尋仇,也從來沒有對老宅做些什麼......我們不僅沒做什麼,還當作沒這個事一樣的對他們長輩一樣的尊敬著......還有龐秀娥的這件事,大家夥也都看見了我們是怎麼做的。爺,我們家敢說一句,我們對老盛家已經仁至義儘了,隻有彆人對不住我們的地方,沒有我們對不住人家的地方。我們家唯一對不住的就是我二姐......”
“你們賣我二姐的事,我們家不追究,不為彆的,隻因為你跟我奶的年紀大了,可是我大伯、二伯的人品啥的我們家如今是看的透透的了,往後啊,我們是不能將他們當成是一般的好人來看了。”
“再說了,他們做錯事也不是一次了,這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先是自己的親侄女,然後又是自己的親妹子......總這麼姑息下去,那下一個就輪到誰了呢?總不能讓他們將咱們家的人一一的禍害一個遍吧?”
“爺啊,咱們不能隻考慮咱們自己個兒,咱們得為彆人、為咱們一個村子的人想想吧,要是他們再起了心思害咱們村的人,那咱們真成了罪人了呢。”
小嵐就給小文豎了個大拇指。
然後小文繼續說道,“咱爺聽我這麼說啊,就更著急了,又是眨眼睛又是啊啊亂叫的。”然後我就說,我明白他老人家的意思。說是將大伯和二伯逐出家門的事等他好了的時候再定。可是眼下,事情都被龐秀娥給捅了出來,家裡要是不對二人做出些懲罰的話,恐怕影響不好,讓村裡的人說道,這人害了自己的親侄女、親妹子卻啥事都沒有,以後村裡的人有樣學樣了,那可就壞了。
小嵐聽著連連點頭,小文現在說話、辦事是越來越有章法了,“那最後定怎麼懲罰他們了嗎?”
“最後我們商量了,說是一天打他們十五大板,直到打到咱爺好了、能說話的那天為止。”小論文就道。、
“小文,這個法子你們是怎麼想到的啊,這個做法太好了。”小嵐就道。依老爺子護犢子的性子,即便是他好了,肯定也是舍不得將盛諾和盛凱逐出家門的,那現在這個每天打板子的處罰做法就太好了。
每天讓這哥倆受皮肉之苦,這個做法深得小嵐的心啊。她不禁在心裡想,盛諾和盛凱是希望盛老爺子早點好呢還是希望老爺子晚點好呢?老爺子心裡又是想早點好呢還是晚點好呢。“希望這每天的十五大板能讓他們長點記性。”小嵐就道,“小文,那到時候他們在哪裡打板子啊?”
“就在咱們村的中心街道,裡正說了,打板子的時候,要敲鑼打鼓的讓大家夥都過去看,這也是給大家夥都敲個警鐘。”小文就道。
從這天起,盛諾和盛凱兄弟二人每天晌午的時候去村裡的中心街道受那十五板子,然後再在村裡孩童的擁簇下回老宅。回到家裡,倆人也不能閒著,因為那天嘮的時候,大家就說了的,讓這兄弟二人好好的伺候老爺子,以彰顯他們的孝道。因此倆兄弟回家後,還得給老爺子端屎端尿的,晚間也是歇在老爺子的屋裡的,好方便伺候老爺子起夜。
這天晚上裡正和村裡的族老們是在小嵐家吃的飯,吃完飯一夜好眠。
第二天,那個姓趙的商人就早早的來小嵐家賠禮道歉來了。小嵐想了想就了然了。作為一個走南闖北的生意人,不管是為了救龐秀娥還是為了挽回龐秀娥昨天闖的禍,為了能不過分的開罪了盛家人,上門賠禮道歉的事都不能拖,來的越早,越能彰顯來的人的誠意。
姓趙的商人帶來了很多的禮物,他說不知道龐秀娥沒有跟原來的夫家徹底斷了,要是知道的話,他肯定不會收了龐秀娥。他說,龐秀娥跟他說,她是和離了的.......這次龐秀娥回太和鎮,跟他說的是回來接娘家人的......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龐秀娥竟然打上了老盛家的門......
這些話是小文打發小喜過來說的,此時他和盛軒在接待這個姓趙的商人。
張氏聽了小喜的話,就輕易的相信了。小嵐想了想,也就信了個五分。這個姓趙的商人,畢竟是外縣的,強龍壓不了地頭蛇的道理小嵐不信他不懂,現在他這麼說,小嵐並不完全相信。
“哎,也不知道經過此時,這個姓趙的還會要不要龐秀娥了。”張氏歎了一口氣便說道,“要是他不要龐秀娥了,那她豈不是雞飛蛋打,將自己個兒砸手裡了......”
小嵐一點也不同情龐秀娥,直接道,“那她也怨不了誰,這還不都是她自己個兒作的......”
最後出乎了張氏的預料,那個姓趙的說,要是老盛家不要龐秀娥了的話,請盛軒和小文開恩,要他怎麼樣都行,即便是倆人不準,他也沒話說;要是老盛家還要龐秀娥,那他願意做出賠償,因為這個事,他確實是事先不知道。然後還頻頻的給盛軒和小文作揖。
龐秀娥去留的事,小文打發了小喜來問了娘倆的意見,張氏是個好說話的,便道隻要她以後彆來盛家屯子了,相互彆打擾就行了。
小嵐想了想也就同意了,畢竟龐秀娥是個無關緊要的人,任由她跟著這個商人去了,也不會怎麼地的。
最後姓趙的商人保證以後會約束好龐秀娥,絕對不讓她踏入太和鎮一步。然後他對小嵐家感恩戴德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