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破裂的導火索,是因為易中海破壞傻柱的相親,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要讓傻柱當絕戶。
這也是張世豪懷疑易中海截留錢款的根結。
一個缺德的都能做出破壞院內小輩相親事情的老絕戶,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出來的呀。
看著手中的電報和彙款單,張世豪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案件閉環。
何大清跑了,娶了白寡婦,擔心傻柱和雨水兩人沒辦法生活,給兩個孩子郵寄了生活費,這錢卻沒有直接郵寄給傻柱,而是郵寄給了易中海。
要不然一大媽每個月雷打不動的收彙款單一事,要如何解釋?
結合手中的電報,白寡婦明顯認識易中海兩口子,沒準何大清跟著白寡婦偷跑這件事,就是易中海的手筆。
白寡婦在保城套路傻柱的爹何大清。
易中海兩口子在京城套路傻柱,包括私吞彙款,這彙款單一直由苗文化發送。
貪錢後。
做賊心虛。
擔心東窗事發。
這是一大媽那段時間天天跑郵局追問彙款單的原因,十年如一日的貪,一次十塊錢,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塊,十年就是一千兩百塊錢,從五一年開始到現在,剛好十年整,這筆錢夠槍斃易中海好多次了。
“電報和彙款單,你親自送到人家的手上。”
聽了張世豪的話。
楊繼光有些想不通,依著他的意思,這東西怎麼也要截留一兩天,畢竟屬於證據,沒想到張世豪讓他直接轉交到一大媽的手中。
看著楊繼光懵逼不解的表情,張世豪就知道這家夥鑽了牛角尖。
將手裡的東西遞給了楊繼光。
拍了拍楊繼光的肩膀。
“我猜測白寡婦跟易中海兩口子認識,而且保城距離京城也不遠,萬一人家跑到郵局查證,咱們不是自找麻煩嗎?怕的不是麻煩,而是打草驚蛇。”
“昂!”隨口應承了一句楊繼光,朝著張世豪問了一嘴,“不對呀,既然白寡婦跟易中海認識,豈能不知道何大清郵寄錢款的事情?”
這種推測。
壓根不存在。
白寡婦不知道何大清郵寄錢款這件事,說明易中海兩口子一直沒把這件事說給白寡婦,要不然白寡婦早跟何大清鬨翻了,截留錢款事情也不會持續十年且一直沒有被發現。
這件事。
說起來也怨一大媽太過心急,暴露了自己。
她要是老老實實的等在門口,楊繼光也不會多心的懷疑她,又找來了張世豪這位破案專家參與其中。
昔日因。
今日果。
與其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還不如說一大媽做賊心虛,自己送了自己的性命。
……
一大媽神色慌張的從郵局裡麵走了出來。
自從電報發出去之後。
一大媽就在心裡盤算著日子。
覺得今天會收到電報。
特意起了一個大早,卻因為發生了易中海派缺根弦到四合院喊賈張氏,說秦淮茹身死道消事件。
瞬間亂了心神。
隻有一大媽知道秦淮茹跟易中海兩人的關係。
覺得秦淮茹身死道消,就是對偽君子易中海最大的報複。
想著秦淮茹要是死了,易中海的養老又要靠誰。
傻柱嗎?
傻柱可打了易中海好幾次,往日裡是衝著許大茂揮拳,現在被傻柱暴揍的人從許大茂變成了易中海。
根據一大媽對易中海的了解,就算傻柱同意給易中海養老,易中海也不敢將自己的養老交給傻柱。
易中海要的養老,傻柱根本給不起。
更何況傻柱後麵還站著李秀芝,李秀芝算是四合院內少有的有主見且能把事情徹底看透徹的主。
傻柱的戰鬥力加上李秀芝的聰明,無解的組合。
何雨水考上了大學。
出來就是乾部。
院內的街坊們和街道裡麵的那些人,都知道他們要如何選擇,易中海加聾老太太加一大媽三人組合對上傻柱一家人組合,真不是人家的對手。
除非聾老太太能出頭。
十多年過去了,又經曆了各種抓捕、清掃、圍獵,那些聾老太太的關係,在不在都是後話。
就算在,聾老太太又憑什麼要求人家出手。
螻蟻尚且偷生。
更何況是人。
那些人都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孩子。
像易中海這樣的絕戶。
極少見。
秦淮茹死了,易中海的血脈也就斷掉了。
聽到這個好消息的一大媽,跟街坊們閒聊了一會兒。
她看著賈張氏帶著小鐺和槐花去了軋鋼廠,又看著賈張氏帶著兩個小白眼狼回到了四合院,聽著賈家發出的嚎叫哭聲,心神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就在她愉悅至極的時候,目光不經意間的掃過了天上的太陽,見天上的太陽馬上就要掛在正南。
急了。
跟街坊們說了幾句客套話。
急匆匆的來到了郵局。
查了一下相關的底子,留守的人員跟一大媽說,說今天有四合院的電報和彙款單。
聽到這話的一大媽,已經沒有了奚落易中海是絕戶,奚落賈家要倒黴的想法,腦子嗡的一聲炸鍋了。
想不明白怎麼就突然來了彙款單。
心裡也怨恨了自己幾分,剛才留在四合院跟街坊們閒聊什麼,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來到郵局。
一步錯。
步步錯。
擔心楊繼光會在四合院門口,當著街坊們的麵,喊出那句話。
“誰是易中海?有保城給你們家的彙款單。”
院內街坊們的事情。
鄰居們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些,大事情不知道,卻知道易中海兩口子在保城沒有一個親戚。
這保城來的彙款單。
怎麼解釋?
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何大清。
當初何大清跟著白寡婦跑保城的事情,鬨的沸沸揚揚,傻柱也帶著雨水去保城找了何大清,被白寡婦給趕了出來。
就因為這件事,易中海還應聾老太太的要求,在院內開展了批評何大清跟著寡婦跑到保城,連傻柱兄妹二人麵都不見的事情,直言何大清不配當孩子的爹,號召街坊們不要向何大清學習,要唾棄何大清這種養孩子卻摒棄孩子的做法。
到時候便隻剩下易中海兩口子吃槍子一條路可走。
一大媽恨易中海,是因為易中海有孩子,可不是想跟著易中海一塊死。
好死不如賴活著。
這就是理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