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要改嫁賈張氏的主任
真不愧是禽獸四合院的住戶。
換成彆的街坊。
鄰居沒出事,好好的,怎麼也得高興高興。
畢竟一個大院的街坊。
紅星四合院的這些街坊們,卻有些失落,因為秦淮茹沒出事,意味著她們剛才的那些小算計,全都泡湯了。
剛才賈張氏跟著缺根弦去軋鋼廠見秦淮茹最後一麵。
留在院內的街坊們。
各自泛起了盤算。
想著秦淮茹死了,秦淮茹的工作等於空出來了,賈張氏又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主,不會去軋鋼廠頂崗上班。
家裡孩子到了找工作年齡段的街坊們,都有朝賈張氏買工作的想法。
至於賈張氏撒潑鬨事。
工作到手了。
撒潑一個試試。
大巴掌扇你丫的。
而且工作隨房,有工作才能有房子住,賈張氏將軋鋼廠的工作賣掉,軋鋼廠自然要收回賈家的房子。
四合院裡麵也就不會再有賈家人的身影出現。
到時候舟車勞頓的來鬨事,多不理會她幾次,車費開銷也是一筆大錢。
方方麵麵都算計好了。
唯獨沒算計到秦淮茹身死道消這事,就是一件徹頭徹尾的鬨劇。
心裡都有了失落的情緒。
怎麼沒死啊。
秦淮茹沒死,工作也就沒有了,剛才因為工作爭搶鬨了矛盾的幾位街坊,各自不好意思的朝著對方笑笑。
三大媽趁機說教了幾句。
眾人嘻嘻哈哈的把話題扯到了秦淮茹為什麼沒死這上麵,不明白賈張氏的臉色為什麼不好看。
還能為什麼?
慌了唄。
臨近離開軋鋼廠的時候,李副廠長不止一次提到,說秦淮茹的暈倒,根據醫生給出的說法,缺乏營養,身體虛弱所致。
圍觀的那些人也說了,說既然秦淮茹缺乏營養,那身為秦淮茹婆婆的賈張氏也應該缺乏營養才對。
為什麼賈張氏白白胖胖。
物資匱乏的年月,還能將自己吃成舊社會的地主婆子。
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手段。
那位當初給賈張氏稱過體重的保衛科,說賈張氏的體重差不多兩百斤。
一開始還支持賈張氏的那些人,都發出了倒吸涼氣的聲音,婆婆吃成二百斤重的胖子,兒媳婦卻在工廠累的暈倒了。
分明就是苦了兒媳婦。
肥了惡婆婆。
這件事一旦上綱上線。
就會出現賈張氏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秦淮茹改嫁亦或者賈張氏跟秦淮茹分家。
沒有人敢說秦淮茹的不是,因為秦淮茹缺乏營養暈倒在二食堂的事情,最起碼有三四百人都看到了,軋鋼廠為了名聲,肯定要進行情況說明,什麼秦淮茹的定量全部被婆婆賈張氏吃了。
賈張氏在糊塗,也知道這件事會讓自己變成什麼。
吸兒媳婦血的惡婆婆。
秦淮茹的離開,將會獲得很多人的讚同。
賈家還有希望嗎?
棒梗、小鐺、槐花是秦淮茹身上掉下來的肉,肯定要帶著走,自己就是秦淮茹的前婆婆,又有吸血兒媳婦的臭名聲,不帶著自己走,外人也不會指責秦淮茹不孝順,隻能說賈張氏活該。
麻煩了。
到時候靠什麼生活啊!
賈張氏直勾勾的看著麵前的賈東旭的遺照,心裡莫名的發了發狠,都怨易中海這個王八蛋,要不是他殺了自己的兒子,自己至於這麼落魄。
……
街道。
李秀芝正在熟悉工作的流程。
因為之前一直在街道幫忙,這些流程,對李秀芝來說,相當於重新溫習了一遍,又過了一遍腦子。
手裡拿著一大摞資料。
正在翻看。
麵前的筆記本上麵,還有她記錄的心得。
由於文化不高,有些字,讀起來麻煩。
李秀芝索性給自己找了一本新華字典,對照著上麵的內容,一個字一個字的看著,直到有人喊她。
李秀芝才把自己的心神從書海中抽回了軀殼。
看著麵前的辦事員。
笑了笑。
“王辦事員,不好意思,我看的太入神了,沒聽到您喊我,您有什麼事情嗎?”
李秀芝言語中的王辦事員。
名字叫做王建春。
今年二十三歲,比李秀芝大一歲。
轉業回來,成了街道的辦事員,跟李秀芝不一樣,人家沒有代理二字,是正兒八百的街道正式職工。
兩人打交道也有了一段時日。
一開始並沒有看起李秀芝,方方麵麵的拿捏李秀芝,總認為李秀芝這村姑沒辦法完成街道交代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也是方方麵麵的漏洞,需要他去亡羊補牢。
麵對刁難。
李秀芝硬是咬著牙,完美無缺的完成了王建春交代的任務,征服了王建春,讓王建春當著街道所有同誌的麵,向著自己道了歉。
這家夥也沒有記恨李秀芝。
反而有些黏李秀芝,任何事情,都想跟李秀芝分享,也喊出了讓李秀芝遇到事情,不管什麼事情,都可以找他求助的海口。
李秀芝笑著應承了下來。
王建春這家夥,有點眼高手低,不過你要是讓他服服帖帖的,他對你就老老實實的,你要是不能征服他,這家夥一直看你不順眼,方方麵麵的跟你頂牛。
那種倔驢的脾氣。
聽聞李秀芝說的這麼客氣,王建春的臉上,閃過了幾分暴怒,突然不高興了。
“李秀芝同誌,你這是看不起我王建春啊,我跟你都是街道的工作人員,我就比你大一歲,你一口一個您的稱呼著我,我不知道你怕不怕,反正我擔心折壽,你要不直接叫我名字王建春,或者叫我王同誌也成,千萬彆您,也不要王辦事員的叫著,彆扭。”
“那我叫你王同誌吧!”
“比王辦事員強點。”
“王建春同誌,你剛才說什麼?”
“主任剛才接了一個電話,讓我喊你去找她。”聲音忽的壓低了,耍寶似的朝著李秀芝小聲嘀咕了一下,“估計要重用你,辦成了,你前麵的代理二字就去掉了。”
一聽是主任喊自己,李秀芝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卻知道這件事跟她有關,或者她能出麵解決。
否則賈主任不會派人來喊她。
街道幫忙了這麼些時間,也了解了賈主任的秉性,遇到事情,找那種能解決的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丟給手下人去處理。
口頭禪是專業的事情就要專業人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