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易中海吃癟,跟聾老太太密謀(1 / 2)

第266章 易中海吃癟,跟聾老太太密謀

何雨水依著李秀芝的叮囑。

去洗手。

半路上,小丫頭趁著傻柱不注意的機會,用手抓了一塊紅燒肉,丟在了嘴裡,還用舌頭舔了舔沾滿了油脂的手指頭。

嘴裡一個勁的說著好吃的話。

傻柱笑了。

李秀芝也笑了。

簡直一個吃貨。

屋內的氣氛也隨之變得熱切起來。

雨水洗過手後,三人圍坐在飯桌前。

趁著吃飯的當口,傻柱將軋鋼廠內的一些事情說給了雨水聽,比如李副廠長給了什麼什麼東西,楊廠長又給了什麼什麼東西。

票據被他擺在了桌子上。

將李秀芝的意思說給了何雨水,說依著李秀芝的意思,這些東西都是人家看在雨水的麵子上交給傻柱的,算是雨水的東西。

傻柱理應將這些東西交給雨水,任由雨水去處置。

雨水從票據裡麵抽出一張奶粉票,說她現在的導師,剛剛生出孩子,卻因為奶水不足,儘可能的想著辦法。

對雨水不錯,雨水準備將這張奶粉票送給她的導師。

剩餘的那些票據,雨水不管,傻柱想賣,那就去賣,想自己用,那就自己用。

李秀芝見雨水說的這麼大氣,便也同意了雨水的提議,三人商量了一會兒,收音機之類的票據,傻柱會想辦法將其賣掉。

自行車票。

他留下。

準備給自己買輛自行車。

吃完飯。

傻柱將剩下的那些葷菜和白麵饅頭,一股腦的裝在了包內,讓雨水帶到學校去吃。

雨水不同意。

卻因為說不過李秀芝,最終隻能勉強同意。

在傻柱的提議下。

李秀芝、傻柱、何雨水三人,決定去街頭的照相館拍張照片,以作留念,都高高興興的收拾了起來。

換衣服的選衣服,換鞋的換換鞋,將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一起出了家門,迎頭碰到了易中海這個偽君子。

雨水的臉色不自然的耷拉了下來,易中海被抓的事情,她可知道,曉得易中海來郵電大學,不是什麼好事情,看著易中海的眼神,帶著幾分冷冰冰的意味。

易中海心知肚明,知道何雨水不喜歡自己,卻故意裝作大方的樣子,笑嗬嗬的將雨水的冷漠拋之腦後。

這一次。

既有易中海的小心思,也有聾老太太的小算計在其中。

聾老太太雖然沒有吃上傻柱做的葷菜,沒有吃上傻柱蒸的白麵饅頭,卻打起了何雨水的主意。

大學生。

畢業後,方方麵麵都比傻柱強。

想著儘可能的緩和一下雙方的關係。

彆這麼僵。

“雨水回來了?”偽君子慈祥的目光,聚精會神的落在了何雨水的臉上,一副見到何雨水欣喜若狂的表情,就仿佛不知道何雨水要走,說了一句算是廢話的話出來,“這是要走嗎?剛剛回來,吃了個中午飯就要走,時間也太趕了一些吧,今天是禮拜天,回到家,怎麼也得住一晚上啊。”

傻柱和李秀芝兩人隔空對視了一眼。

發現易中海真的在找死。

這麼明目張膽的算計何雨水。

有些話。

何雨水可不能說。

四合院內,魚龍混雜,人多嘴雜,什麼缺德貨色都有,萬一造何雨水的謠,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傻柱搶在何雨水開口之前,回應了易中海。

“雖然是禮拜天,但雨水也有挺多的事情,學業重要,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建設偉大的祖國,不在這一天兩天。”

傻柱的大帽子。

易中海可不敢隨隨便便接。

他還想多活幾年。

便口風一轉的把話題扯到了聾老太太的身上。

“後院老太太,不知道聽誰說的,說雨水回來了,剛才吃飯的過程中,還在念叨雨水,說雨水是咱們四合院第一個大學生,是四合院的榮譽,還說當初大清離開的時候,雨水才六七歲,都以為傻柱子養不活,結果雨水被傻柱子培養成了大學生。”

目光落在了何雨水的身上。

開始了他的道德綁架。

自行車車把上麵掛著的布袋子,雖然看不清裡麵裝著什麼,但易中海還是憑經驗認出,那是饅頭,白麵做成的饅頭,飯盒裡麵裝的是豬肉片子的葷菜。

這都是聾老太太念叨了一遍又一遍的東西。

你何雨水去了後院,見到了聾老太太,能自己吃白麵饅頭,讓老太太一個人啃窩窩頭?

怎麼也得留點啊。

“雨水,老太太想你了,你過去跟老太太聊會天,反正有自行車,也不著急,老太太年紀大了,有今天,沒明日,這也算咱們一個孝心的體現,你是大學生,有些事情,可得以身作則。”

何雨水驚呆了。

易中海的腦子這是被驢踢了嗎?

聾老太太念叨她。

天見可憐。

自己餓的受不了,去找聾老太太,聾老太太吃著麵條,卻故意將麵條藏了起來,這就是她對我何雨水的愛?

讀了大學。

何雨水一下子認清了很多的人。

知道聾老太太見到自己有了被利用的價值,上趕著來彌補了。

天底下。

哪有這樣的好事情。

見傻柱想要為自己出麵。

忙搶了一個先機。

可不能再讓傻柱替她出頭了,畢竟傻柱住在了四合院裡麵,現在無所謂,過段時間要是有了孩子,怎麼辦?

遠不如何雨水便利。

“一大爺,麻煩你跟老太太說一聲,我挺忙的,不過去麻煩她了。”

易中海臉一拉。

想過何雨水會不給自己麵子。

沒想到這麼輕看自己。

還想說點什麼。

就聽到傻柱說了說了一句蓋棺定論的話。

“雨水,你路上小心點,到了學校,好好學習,爭取學成學業,為咱們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