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黑市遇到了易中海,打他(1 / 2)

第221章 黑市遇到了易中海,打他

雖然十多年沒來鬼市。

傻柱卻並不陌生。

靠著腦海中的存儲記憶,他一路輕車熟路來到了距離四合院不怎麼遠的鬼市。

傻柱出現在這裡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淩晨四點三十分。

不長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擠滿了人。

從人們的態勢,大致可判斷出對方是來做什麼的,究竟是賣東西的主,還是買東西的人。賣東西的人,通常都是那種半蹲在路邊的姿態,一雙眼睛警惕的關注著左右兩側,身體也呈現一種隨時撤退的姿態,在來來往往的行人中,尋找自己的目標。買東西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行走狀態,一邊邁步前進,一邊打量著蹲在馬路牙子上麵小販及小販手中的東西。不論是蹲在路側的攤販,還是遊走的顧客,每個人都牢牢的閉著自己的嘴巴,儘可能的不讓自己發生聲音。

這也是鬼市的一大奇景。

明明是買賣的市場,卻偏偏沒有叫賣的吆喝聲音,一切都靜寂如絲。

沒什麼聲音。

昏暗的路燈下,一切都是那麼平淡卻又詭異,這條街有幾盞路燈,每相隔幾十米就有個燈泡亮著。

具體多少瓦的燈泡。

不知道。

但燈光微弱,隻能照亮周圍極小的一片地方。

由此產生出了鬼市的第二大奇景。

手電。

不論是遊走的行人,亦或者蹲下的攤販,他們的口袋中總是會藏著一個家用電器。

手電筒。

富裕人家,三節電池的那種手電,不富裕的人家,兩節電池的手電,為了節省,通常不會開,隻有遇到那些有興趣的賣家,才會大方的將手電打亮,照耀一下自己的所賣貨物。

你遠遠的看上去,還真有鬼影重重的既視感。

站在鬼市的入口處。

傻柱用手整理了一下臉上的口罩。

人不見人。

這是鬼市的一大特色,就算買方跟賣方談成了生意,雙方都不會認出對方,出於少惹麻煩的心思,鬼市的人,百分之百都遮著自己的真實麵孔,有的用布子蒙著自己的臉,有些則是戴著麵具,還有一些人跟傻柱一樣,用口罩遮住了自己的大半張臉。

傻柱悄無聲息的彙入了人群中,眼睛裡莫名的多了幾道光彩。

周圍的環境,讓傻柱的身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愉悅。

簡單掃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傻柱朝著街道中間走去,他是來求票的,那些有多餘票據的人,通常無事人般的站在馬路牙子上麵,既沒有買商的猴急,也沒有賣商的急切,平穩卻又沉默。

古往今來,交易無非低買高賣,亦或者打個空白差。

當下的票據,官方沒有給這個市場的產品進行定價,所以開價多少,還價多少,純粹看你運氣,運氣好了,遇到一個開價不高的主,簡單討價還價一番,拿下,運氣不好,遇到獅子大開口的主,縱然你磨破了自己的口水,亦也沒有收獲,著急還的挨對方一頓暴揍,說你耽誤對方時間了。

鬼市買賣,一定要靈活。

畢竟人家有著“看貨不問價、照物不照人”的規矩。

算是給了傻柱一定的可操作空間。

鬼市從開市到結束,從來都不會有嘈雜聲,整個過程都出奇的安靜,同意跟不同意用點頭和搖頭來表示。

傻柱並沒有直接找賣票的人買票,李秀芝叮囑他了,不打無把握之仗,他先是從東到西溜達了一圈,心裡有了數之後,才朝著中間賣票的那幾位走去。

他的任務是買布票。

彆的都不在乎。

一個戴眼鏡還穿四個兜中山裝的中年男人,吸引了傻柱的目光。

就這身裝扮。

想不吸引傻柱的目光都不行。

一看就是文化人。

不知道為什麼,傻柱突然想到了閆阜貴。

該男人雖然戴著口罩,但是警惕不安的雙眼,出賣了他內心最深處的想法,再加上傻柱在對方的手中,看到了一塊一米見方的新布,故猜測這位手中有布票,而且還是第一次來鬼市進行交易,由於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有布票的事實,故意將一米見方的新布當作了攬客的幌子。

傻柱走到中年人身邊,雙方就跟電影中我方人員接頭似的。

“有布票?”

聲音很低,低的連那位中年人都聽不清楚,見傻柱盯著自己,猜測傻柱在跟他說話,忙點了點頭。

傻柱朝著不遠處的一個角落示意了一下。

那位中年人點了點頭,又在原地又停頓了一分多鐘,後邁步跟著傻柱的腳步來到了這個角落。

“要多少?”

“做三身成年人的衣服。”

雨水兩身衣服。

李秀芝一身衣服。

男人掏出了一張布票,將其捧在自己的手心,借著手電的亮光,讓傻柱確認了一下。

這也是規矩。

先確認你有東西。

省的閒扯淡。

前麵的那些步驟,都沒有出亂子,唯獨談價錢的時候,出現了一點讓傻柱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